林書豪昨日宣布將不會回歸中國 CBA 賽場,直言他對 NBA 還有夢想,這也是他經過近兩三個禮拜的思考,而選擇告別 CBA,不與原球隊北京首鋼簽約,讓不少喜愛他的中國球迷失望,今年 32 歲的他,即使是 NBA 球隊試訓的機會,書豪也可能不會放棄,在中國這段期間雖然被屢次針對,導致流血事件,但他不只帶領球隊到達過去兩年未曾達到的境界,還讓大家對外籍球員改觀並拓展 CBA 在世界的影響力。
2019-20 的林書豪在 CBA 攻下 22.4 分 5.6 籃板 5.6 助攻 1.9 抄截 0.2 火鍋 3.4 失誤 3.4 犯規,兩分球命中率 55 %,三分球命中率 34 %,罰球命中率 82 %,成為球隊得分王。
於今年 7 月 24 日,他還拿下 CBA 生涯最高分,得到 38 分 8 籃板 7 助攻 3 抄截 2 火鍋 5 失誤 4 犯規,兩分球 10 投 8 中,命中率高達 80%,三分球 8 投 4 中,罰球得到 11 次機會,且 11 投 10 中,雖說是書豪最好的表現,但在此前一個禮拜,7 月 13 日、16 日就已經連兩天攻下 29 分的紀錄,最後幫助北京在例行賽取得 32 勝 14 敗且獲得聯盟第四名的成績,最後到季後賽卻不敵擁有易建聯的廣東隊而落敗。
關於林書豪為什麼沒有續約北京首鋼隊,不少人都給出明確答案,而北京《籃球先鋒報》的總編輯蘇群就直說下個賽季 CBA 將改制外援 4 節 4 人制,書豪覺得上場時間太少才會選擇離開。蘇群也認為多數 CBA 中國球員想要在林書豪身上證明自己,對比其他黑人外援他們防守得普普通通,而對書豪反而嚴加看管採取包夾聯防,使他容易受傷。
對球迷來說,林書豪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有兩點是球迷們認可的:
一、是他作為北京隊的外援,呈現出與過往外籍球員不同的感覺,這一部份也是他的基因和外表,通常外籍球員因為語言、外表關係,無法與隊友、教練、球迷達到非常融洽的地步,不少外籍球員在場上打球,場下直接回家鮮少與隊友接觸,這點林書豪在進入北京隊後,他不只常和隊友進行溝通,還盡力幫助隊友達到更好的境界,讓北京隊員顯得更有自信,成為今年進入季後賽四強的原因之一。
二、林書豪做事一直很主動,無論是學中文還是自己去看比賽影片做研究,他都會去做,或盡可能地向隊友或教練問問題,當他自己哪裡做不好時,他也希望隊友能直接告訴他,讓他自己進步。林書豪在隊友方碩說:「書豪非常謙卑,人也很親和,無論平時還是在球場,他都給人一種很親近的感覺。」
三、在加盟 CBA 後,更加提升 CBA 在國際的影響力和華人市場的熱度,但他不因為自己是人氣球員就耍大牌,教練需要他時,他就上場比賽,教練要他在板凳時,他就在板凳,相比過往外籍球員及 NBA 知名人物會抱怨,林書豪顯得安靜許多且具職業態度。
在中國 CBA 比賽,除了籃球、生活,他也做公益和募款活動,並在今年新冠病毒爆發後,他為幫助世界上受疫情所苦人、組織,以個人、基金會方式捐款。
一個是「Feeding America」,在世界有 200 間以上糧食銀行的非營利組織,第二個是「Direct Relief」,募集必要醫療資源的非營利組織。
至今已經捐出超過 4000 萬台幣,還有發起「進一顆三分球捐 3000」的公益活動,在 CBA 季後賽他還提高金額,一顆最高有 9000 人民幣(約 3.8 萬台幣),這些款項也幫助弱勢兒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生活品質。
而林書豪之所以熱衷於公益活動,其實他一直都有在從事相關事務,也曾捐助他的母校哈佛大學 100 萬美元(約 3000 萬台幣)過。
書豪說:「不管我身處任何地方,我都會試圖找到真相被掩蓋的問題,或某個具體社區的資源匱乏、缺少曝光或者值得關注的區域。」
經過一年 CBA 的經驗,及在中國打球的歷程,書豪其實為他們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且他也做出些許貢獻,但如果真的回歸 NBA,他真的還有實力能為球隊帶來貢獻,維持那樣等級的水準嗎?許多不看好他的球迷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在 NBA 賽場上,三分球成為許多球隊的武器之一,陣容越來越矮小的球隊,也看中球員的三分球能力,過去曾在 NBA 的林書豪,三分球其實並不是特別出色,生涯 34.2%的三分球命中率,加上不常出手三分球,在籃網隊之後的幾個賽季,他狀態趨於下滑,輾轉到了 CBA 後,其 34 % 的三分球命中率成為多數球迷所詬病的原因之一,不只認為他不耐打,也不認同他的 NBA 實力,近日宣告要回歸 NBA 後 ,這也成為球迷們不看好他的因素,即使如此,林書豪狀態不同於以往,但不能否定他在 CBA 帶領北京打出了不錯的賽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