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念,之於很多有一定年紀的球迷,等同於台灣最美好籃球時代,也是當代控衛位置上的代名詞。
雖然有很多人跟他共享這份殊榮,世念的表現也不是這當中最突出的,但沒有人能否認他在台灣近代籃球的地位。從裕隆體系時,與同屆的李學林、周士淵、曾文鼎齊名,到台啤時代的小野獸、圓夢成功挑戰CBA,回歸台灣籃壇加盟裕隆,再到現在的寶島夢想家,世念一筆又一筆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籃球履歷。
照片/動網小編&觀護盃官方授權,下同
在夢想家待了超過1年,回想一開始,很多人質疑,世念已經34、35歲了,一陣子沒打球,肚子也都跑出來了,腳步也已經不再犀利,失去速度和敏捷,在這有著大量外援,和黑人、白人比比皆是的東南亞聯盟中,世念的電池還有多少電?他能跟得上一個又一個充滿爆發力的肉體?
而初期的比賽,世念也確實得不太到機會,攻守對位都顯得力不從心,被網友不停的酸「來養老的」、「靠情懷吃飯」、來「幫夢想家賣門票的」,沒有人認為他還能被當作主力,李學林都顯得吃力了,世念更不可能,但被大家酸了一年,世念卻用自己的行動,一步步沉默的在證明些什麼。
17分4籃板2助攻,和9分4籃板7助攻,這是世念觀護盃決賽兩日繳出的數據單,上場時間分別是26、27分鐘,悄悄的,他掙得了屬於自己的出場時間,同時,他是球隊控衛位置上投籃最穩定、控球最有條理的一名選手。
對上美國的比賽,小學弟紀松佑發生失誤的時候,世念第一時間在場上指正,連比帶劃的告訴他,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更冷靜更安全的處理球,半場結束時,也提醒陳昱翰,剛剛最後一擊戰術上有什麼執行不好的地方。
除了經驗傳承,下半場夢想家比分被美國隊拉近的時候,是世念連續兩顆三分,又把比分拉開至安全距離,第四節球隊失誤陷入低潮的時候,也是他第一個站出來喊聲激勵球隊,35歲的世念,不僅是陣中老大哥,他永遠是場上最主動溝通、最不吝於激勵隊友的選手,日復一日。
人會老,但精神與態度不會改變,即使腳步不若年輕時候輕盈,世念依舊是球隊最倚仗的後場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