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籃球在這個世代有點變調,變調有兩個主客觀因素。
主觀因素是聯盟的主導和規則解釋,由於傾向保護進攻球員,鼓勵得分,使得執法尺度和比賽風格跟著改變。客觀因素是三分球大趨勢和速度潮流,因為三分線和擋拆戰術盛行,比賽空間拉得更大、節奏和攻防轉換更快,當今很多比賽都淪於投籃大賽,少了很多精采度和對抗。
這話題真的很無聊,但如果你喜愛籃球,你一定會想要深入+了解+探索研究。
我非常同意勇士教練柯爾(Steve Kerr)提出來的,「應該要嚴懲欺騙裁判或在球場上用騙術買犯規的進攻、持球行為」。比如:持球往防守球員的手臂勾過去、糾纏、買犯,或者往防守球員身上靠,變相進行勾手或糾纏動作製造犯規。
但我並不同意馬刺波波教練(Gregg Popovich)說的,「現代籃球太無聊,不是三分球猛炸就是依樣畫葫蘆,每個教練和球隊都在複製相同戰術,三分、擋拆、快攻」。
Gregg Popovich telling it like it is: “Now we all penetrate and shoot 3s, which is very boring.” https://t.co/kpPn4GALCf
— Maria Cramer (@NYTimesCramer) January 2, 2020
比如:近幾年NBA比賽三分球出手次數經常超過兩分球,比賽淪於投籃大賽,大家比外線準星,失去更多戰術對攻、防守對抗、半場轉移和內外線搭配。
這沒有「對錯」,不認同柯爾觀點和說法的大有人在,因為球場上就是要製造更多錯位和犯規,形成各種優勢,既然規則和執法尺度允許球員這麼做,善用規則和比賽精神,這才是聰明行為。
認同波波,覺得現代主要比三分球,同時快來快去的籃球並不好看,大家都在複製相同戰戰術和打法,並不是每一支球隊都像過去五年金州勇士,相同戰術和三分球主流打法,讓籃球變得太單調而且無趣。
寫了30年籃球,在電視上播超過12年比賽,看過歐錦賽、美錦賽、世界賽、奧運和亞籃所有職業、國際大賽,對柯爾的話有深刻體驗。
利用近身、貼身,勾起防守球員手臂的製造犯規動作,確實有很大比重真的不需要吹犯規,這種製造犯規方式,火箭哈登(James Harden)、雷霆保羅(Chris Paul)都是專家,但哈登更超過,哈登非常擅長近身、靠近防守球員,再勾住或糾纏防守球員的手臂或手部,揮動持球的手,大動作引起裁判注意或哨音。
照片:美聯社、達志影像
防守、進攻、哨音尺度必須掌握一個重要原則:防守球員是不是站好位置,保持防守間距,還是主動靠近進攻球員、下手,如果是進攻球員主動近身、勾纏防守球員,那麼這很大可能就是騙術。反之,那麼防守犯規、下手機率就大很多。
我想柯爾的「欺騙」裁判+買犯說法,其中最重要細節和前提是:進攻球員主動近身、靠近防守球員,再伺機去勾或糾纏防守球員的手臂,用大動作引起裁判注意,形成一種「騙術」,達到買犯目的。
如果防守者不是積極、主動去靠近或貼近、衝撞、下手進攻球員,其實這種犯規都要更慎重衡量。
至於波波教練認為現代籃球都在打相同戰術、狂扔三分、複製打法的單調和無聊,有一半我能接受,因為三分球就是現代籃球大趨勢,拉開空間是必要手段,任何檔次、層級球隊或球員都會需要試手氣、拉開空間、製造各種進攻得分可能。這不能說是複製,應該說是「籃球的演進和戰術發展」。
今年NBA「區域聯防」更多,這也是趨勢和改變,包括小牛、熱火、湖人、灰熊、爵士都在廣泛使用,尤其是面對公鹿、湖人比賽,要有效阻止或降低公鹿前鋒安戴托昆波(Giannis Antetokounmpo)破壞力或湖人前鋒詹姆斯(LeBron James)的作用,區域聯防可能是最好的防守戰術和策略。
Believe in Giannis Antetokounmpo. But the Milwaukee Bucks? pic.twitter.com/z5tM1r6aeZ
— mohammed87 (@mohamme12034868) January 4, 2020
波波有自己的堅持和喜好,NBA確實有太多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球隊和戰術複製,但三分球多+快攻多+節奏快+防守強度對位都在提升,防守應變更多,比賽不全然就很單調,也不會不好看。
那些不好看又不精采的比賽,主要原因在於不防守或防守太爛,另外一個更重要原因是球員投籃、持球、戰術執行基本功太差,跟大量出手三分球並沒有絕對關係。
柯爾和波波是NBA兩大教練和宗師,他們提出來的眼界和爭議,都是NBA進化與改革必須要重視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