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aul George小腿受重傷的事件引發了各界的高度關注。有專家稱,George小腿折斷的原因可能是其小腿過細,但其實在NBA,比George腿細的大有人在。而NBA球員的小腿大致能分為:纖細型、爆發型、粗壯型以及一般型。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四個類型的代表人物吧。
纖細型:說到小腿,也許很多球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T-Mac了。沒錯,T-Mac的小腿可以說是聯盟中數一數二的,甚至可以用“銷魂”來形容。毫不誇張的說,許多女性球迷喜歡上T-Mac就是因為他“銷魂”的小腿。而T-Mac靈活的腳步是離不開他“纖細型”小腿的。
纖細型:當然,早在1998年,聯盟中也出現過一位小腿極其細的火鍋悍將,他就是Keon Clark。
暴發型:發達的小腿肌肉往往能給球員帶來極大的爆發力。“殺手Ray”也擁有著發達的腿肌,這能保證他在投籃的瞬間能夠達到一定的起跳高度。而他這特徵十足的小腿,也被稱為種馬腿。
暴發型:還有Francis,剛進聯盟時他可是能夠隨意在七尺大漢頭上扣籃的。曾有媒體描述道,Francis的小腿就像有人往裡面塞了一顆雞蛋,由此可見其小腿肌肉驚人的發達。
粗壯型:姚明作為內線球員在上半身力量明顯弱於NBA內線球員的情況下他依舊在內線打出一片天下來這不得不說,和他紮實的下半身力量不無關係。
粗壯型:與哥哥比起來,Marc Gasol走的是偏向傳統防守型中鋒的路線,粗壯的大腿在限制了他機動性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十足的力量。
一般型:其實小腿只是身體活動的一部分,並非所有球星都得有一條有個性的小腿。像Jordan,他的小腿就跟大多數NBA球員一樣,肌肉線條都比較平滑。
一般型:作為聯盟中最接近Jordan的男人,Kobe也和Jordan一樣,有著平凡的小腿,也許他們的偉大之處,不是體現在外在、身體,而是表現為內心那顆永不服輸的心吧。
一般型:近期遭遇重傷的Paul George的小腿也是屬於大眾型的。如果按照專家的說法,那麼T-Mac這小細腿豈不是也得斷個好幾回。所以這年頭,對於專家的說法,大家聽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