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Kobe Bryant如大北斗星照亮21世紀頭十年的NBA夜空時,Tracy McGrady更像是劃過夜空的煙花,絕美,短暫,灑落一地的唏噓和追憾。
時至今日,McGrady既不是Kobe式的勵志傳奇,也不是AI式的孤膽偶像,但他配得上剎那芳華而命運多桀的籃球詩人。
最華麗的那個篇章,便是註定要被後世翻閱無數次的“35秒13分”。
這是2004年12月9日的夜晚,也是McGrady抵達休士頓後的第18場比賽,主場迎戰馬刺。
剛剛過去的那個夏天,火箭送出Steve Francis、Cuttino Mobley和Kelvin Cato,從魔術換來McGrady及一干角色球員。
休士頓新組建的內外組合正在引起眾人的美好想像:兩屆得分王的McGrady,配以場均可斬20+10的姚明,似乎沒什麼可以阻擋兩位都不到25歲的年輕人開創大場面。
在打馬刺之前,區區8勝11負,其中包括一波5連敗,他們需要一場結實的勝利來提振士氣。
馬刺來了,這個對手絕不好對付,火箭自從2002年12月就沒有擊敗過這位德州的鄰居,連續7場不勝。
當天的現場,來了大約1.6萬名球迷——對於一個寒冷的週四夜晚,這個上座率已經非常不錯。
比賽在Gregg Popovich和Jeff Van Gundy特有的節奏中進行:龜速,角力,防守,犯規,咒罵。得分就跟中樂透一樣難。
比賽進行到還剩大約一分鐘時,Tim Duncan兩罰一中,馬刺74比64領先。若按照之前的節奏,比賽可以提前宣佈結束了。
但,姚明將McGrady投丟的球輕鬆補進,Scott Padgett抄球後扣籃得手,68-74。
McGrady用招牌的急停跳投,在Bruce Bowen的頭頂轟進一個三分,此時所有人都想不到,流傳千古的「35秒奇蹟」正從這開始…
在71-78落後時McGrady利劍再出。依靠姚明的擋拆甩開Bowen,輕擺腰身將Duncan騙到空中,然後機靈地靠了上去,同時球出手——待Duncan回過身來,發現那球已經入了籃筐。McGrady如願4分打,將比分追到只差3分。
Duncan在另一端搞定了兩個罰球。但McGrady的手感已經無法冷卻。在弧頂位置,簡單的戰術,McGrady再次扔進三分。
接著,Brown運球拍到腳上,摔倒,McGrady抄截,奔襲,選擇了一個直截了當的方式——在左側三分線外,一成不變的跳起拔射,球乖乖入筐,時間剩下1.7秒……
McGrady第一次在休士頓的主場揮拳怒吼,隊友們紛紛圍在他身上。Van Gundy慘白的臉龐依然無風無浪。
Van Gundy如此冷靜,或許是因為這一切他已經見慣了——94年、95年,溜馬射手Reggie Miller在紐約幹出那些驚天動地的壯舉時,他正是尼克的助教。
只是這感動上天的一刻並未鋪平McGrady以後的道路,他始終無法擔負起將球隊帶向更高境界的責任,未能把他的天賦轉化為場上的榮譽。
華麗和脆弱,藝術和早夭,總是如影相隨。
McGrady「35秒13分」神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