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on Gordon的煩惱:櫻木遇到魔鬼安西會怎樣?
Aaron Gordon是一個櫻木花道式的天才,但如今的魔術卻不見得像漫畫中湘北那樣合適他發揮。
今年全明星灌籃大賽,魔術隊的Aaron Gordon憑藉兩個驚世駭俗的恐怖灌籃鯉魚跳龍門,其年輕,潛力高,身體素質爆棚的形象隨之深入人心,而隨著媒體跟進報導,有關他勤勉、高智商等等特點也被一一挖掘出來。
那此時按照漫畫以及電影裡常見的劇本,身為4號秀的Aaron Gordon未來必然一片光明,他一定會砍下高分,簽下大合約,成為巨星,橫掃最佳陣容,頭也不回走向人生的巔峰……
但是,現實和童話總會有一點差距,在一切美好的願景之下,Aaron Gordon在魔術隊的未來或許並不像人們期許的那麼好,事實上在魔術本賽季連續贏球的那段時光裡,Gordon的輪換位置甚至都並不穩固……
有關Gordon的特點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打大前鋒,年輕(比Towns還小),身體素質一流,能跑能跳,技術粗糙,灌籃高手……從某個角度來看,套上一個NBA版櫻木花道的模板也未嘗不可。
但是,在NBA的歷史長河裡,能跑能跳+年輕卻並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諸如Swift這樣天賦滿滿卻一事無成的角色比比皆是,而將Gordon與他們區分開來的,就是他極高的籃球IQ和出色的防守意識。
早在大學時期,Gordon就是NCAA聞名遐邇的防守大鎖,極強的身體素質和相當高的防守意願讓他在亞利桑那的晉級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時包括Jabari Parker在內的NCAA砍分高手都曾在淘汰賽中被他一對一冷凍過,而這也成為了他選秀前除身體素質以外的一大招牌。
進入NBA以後,Gordon更是被看做是魔術隊鋒線防守能力最強的防守王牌,關鍵時刻,他經常會越級防守強力小前鋒,一對一照顧對手核心。
本賽季,經過菜鳥賽季的錘鍊,二年級的Gordon防守能力已經進入聯盟準精英球隊,本賽季他的防守效率值為103,在聯盟出場時間超過500分鐘的球員裡排名第50,與Favors、Pachulia、Tony Allen處於同一級別(在魔術隊內則排名第一)。
然而,矛盾的是,雖然防守出眾,但在強調防守的魔術教頭Skiles手中,Aaron Gordon卻並不得寵,事實上在魔術高歌猛進的12月份(10勝5負)裡,Gordon場均只能撈到16.5分鐘的出場時間,輪換順序一度低於萬年底薪男Jason Smith。
那這是為什麼呢?這一切都要從Skiles的風格說起,作為NBA最強勢的鐵腕教練(這種人現在越來越不被職業聯賽所容)之一,Skiles是教科書般的學院派,在訓練場和球場上一直以極端嚴厲而著稱。
而Skiles在NBA的執教招牌就是“一切為了贏球”,(之前被他執教過球隊都在他執教的前兩年有質的提升,比如太陽、公牛、公鹿……),為了這個招牌,他從不在乎球員是否大牌,球隊管理層是否看好其潛力,任何球員他都會按自己的思路去使用和改造。
比如本賽季前期,Skiles就針對團隊做了兩個非常Skiles的決定,其中第一項就是把當家球星Oladipo降為替補——事實證明這對Oladipo的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Oladipo的發揮也加強了球隊堪稱聯盟倒數的稀爛替補。
而第二個決定就是從替補席上撈出了內線射手老將Frye先發——這樣做顯然也是為了跟上聯盟一起射三分的潮流,另外Frye拉開空間也有利於Vucevic和Harris分別在內線和中距離覓食。
但是,這個調整顯然是對Gordon不利的——誰都知道,Gordon在大學時就是一個沒有穩定外線射程的跳跳男,除了結合身體素質的無球能力和防守,他的其他所有基本的持球技術都處在待開發狀態。
而在先發內線中重用射手,這就意味著Gordon已經不在球隊的核心戰術框架內——於是,一邊是球隊不斷贏球,一邊是Gordon越打角色越弱,整個12月,Gordon場均只有5分4籃板,和菜鳥賽季比幾乎是原地踏步。
如果照Skiles的這套打法走下去,Aaron Gordon或許就將繼續在板凳上度過一年,接著繼續在夏季聯賽爆發,年復一年的被媒體評為超級潛力新星,直到他練出投籃或者Frye宣佈退休為止。
但在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受傷卻改變了球隊的整個輪換體系,而Gordon也終於抓住機會,靠著自己的能量坐穩了球隊先發,一鼓作氣把Frye擠到了板凳末端。
而這個人就是位置和Gordon八竿子打不著的球隊二年級主力控衛,號稱Rondo與Rubio合體除以2.5,自帶遮陽帽的:Elfrid Payton。
先來介紹下小Payton,上個賽季,小Payton依靠全能的身手入選最佳新秀一陣,坐穩球隊先發的同時順便刷了2個大三元以及若干準大三元。其防守能力和組織能力都是近年來新秀中罕見的強。
而在本賽季,他更是取代Oladipo成為球隊唯一可靠的後場防守者,加上同位置替補(LBJ離開熱火前欽點的PG “Napier”)的不給力,這反而讓他變成了球隊最不可或缺的人物。
PS:此處吐槽Oladipo,此君選秀前被譽為擁有攻擊能力的Tony Allen,但本賽季,或許是由於進攻任務重,其防守責任心光速下滑(接受採訪時他曾說:“我覺得我以前努力過頭了”),加之體型不夠大,在他強頂2號位的時候,球隊的整體防守往往十分被動。
所以當Payton因傷休戰之後,Skiles不得不將Oladipo提上先發搭檔Fournier——Fournier是一個高效且風騷的法國得分手,但在防守端如果沒有Payton保護的話,他卻往往能把對手變得比他還風騷。
就這樣,在Fournier與Oladipo搭檔期間,魔術隊內外線由他和Vucevic構成的兩個大坑就成了自己+隊友+教練都管不了黑洞,這就導致球隊在1月份以後戰績突然跳水,連續輸給活塞、溜馬、巫師這些季後賽的直接競爭對手。
為了補坑,Payton在傷沒有好全的情況下強行復出,結果自然起不到當初的效果,於是在輸給76人之後,Skiles終於妥協,讓全隊防守最好的Aaron Gordon先發出戰,給Payton搭把手。
Aaron Gordon先發之後,對球隊的防守改善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Skiles擔心的進攻問題倒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缺乏攻擊手段的Gordon像櫻木花道一樣不佔任何球權,所有機會都靠自己搶,連續5分鐘折返跑摸不到球都是常事。
而此時,另一個前鋒Harris的受傷則給了Gordon更多的出場機會和一定的出手比重,到了一月底,Gordon已經可以穩定的拿到場均28分鐘出場時間,場均出手也緩慢上升,幾乎坐穩了先發大前鋒的位置。
機會難得,Gordon自然也十分賣力,在比賽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身體優勢揚長避短,在最近先發的11場比賽裡,Gordon場均可以得到9分10籃板,儼然已經具備了成為兩雙機器怒刷八千萬的數據基礎。
不過,人怕出名豬怕壯,如果說之前Gordon還可以悄悄地搶板快下玩空接扣個籃,那在全明星灌籃大賽奪冠之後,他恐怕就要受到全聯盟的關照和針對了。
這種情況有時候是好事,可以磨礪一個球員繼續進步,但也不是沒有不好的例子,比如2012年灌籃大賽冠軍Evans就曾說,在他奪冠後很多人都想找機會給他好看,哪怕只是在垃圾時間(Evans去年夏天差點失業,如今在小牛跑龍套,每隔幾周就要去一趟NBDL)
那對於Gordon來說,擺脫這種境界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加強自己,而在防守上升空間已經不高的情況下,提升自己一切有關持球的攻擊能力就成了當務之急。
事實上,雖然在場上沒有什麼練的機會,但實際上Gordon自己已經在悄悄進步了,比如說罰球,大學時Gordon是一個史詩級的罰球垃圾,罰球命中率僅43.2%,但現在,他的罰球命中率已經提升到了68.4%(當然最近有回落現象,上賽季他罰球命中率一度達到72.1%)。
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提到Gordon最大的優點:上進。作為一個球員,大學時期Gordon就被看做是全NCAA戰鬥慾望最強,比賽最專注球員之一,而一個年輕球員專注於籃球和賽場顯然會給他的提升帶來巨大的幫助。
那麼,在經歷了第二年從青澀到成熟再到一鳴驚人的轉變之後,今後的Gordon是不是也該像櫻木花道一樣來一次每週兩萬球的特訓提升呢?
那我們就祝他好運吧,希望未來他的教練Skiles會對此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