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NBA正式名單裡有448名球員,每一個球員都有一份有保障的球隊合約,這些球隊合約裡面有不一樣的條款,包括不同的長度和不同的激勵機制。這些球員當然包括到每一個人,從超級巨星—比如LeBron James,到幾乎沒人知道的那些得慢慢從訓練營試訓中成長的球員。
LeBron James在球鞋領域也許擁有比在球場上更大的號召力在球鞋的世界裡,球員獲得的合約條款是由他們的經紀人通過既定的流水方式組成的,一般來說球員會簽下一份將他們和球鞋品牌綁定在一起數年的代言合約。那麼,到底能有多少種不同的合約類型供球員選擇呢?一般的樂透秀球員或者是常規的輪換球員又能從這樣的合約中獲得多少報酬呢?儘管球員的球隊合約經常被專業記者們報導出來,但他們的代言合約卻很少被公開。
首先我們需要澄清一個普遍的誤解,那就是只有明星球員才能獲得球鞋合約。所以當Nick Young與adidas的簽約被公佈出來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adidas要給Nick Young球鞋呢?
事實上,整個NBA現在只有10名球員擁有美國品牌的簽名專屬球鞋,但是確實聯盟裡的每一個球員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個球鞋品牌有著合作。從品牌商的角度來看,他們擁有一套球探系統讓他們能夠很早就和這些球員開始交流,所以當這些被大家所認識的新秀在大學選擇進入NBA的時候,品牌商和這些球員已有最多5年的接觸時間了。品牌商已經將越來越多的時間和資金投入到高中級別的比賽中了,他們會去贊助高中學校、AAU(美國業餘聯盟)球隊,這樣以來一些頂尖的高中球員就會穿上他們品牌的裝備。通過這樣的方式,品牌可以很早就接觸並和那些有可能進入職業隊的潛力球員建立聯繫。在2013年的Under Armour精英24全明星賽上,全美最頂尖的24名高中球員在學校賽季開始前能夠有機會進行一次對抗。而在這場比賽中,品牌商並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就可以和比如Emmanuel Mudiay以及Stanley Johnson進行接觸。在兩年之後,這場比賽中有9名球員在NBA選秀的首輪被選中。雖然具有影響力的大個子球員總是能夠給球鞋公司提供巨大的曝光度和品牌認知度,但是實際上那些外線球員才是最被看重的。
“那些讓人激動的後衛和鋒線球員總是關注的重點,”adidas籃球總經理Chris Grancio說到,他領導了adidas和James Harden簽下了高達2億美元的合約。“從關注度和人們心態的角度,我們當然希望得到最好的後衛。”整個行業,包括球隊、品牌都開始專注於打“小球”,去尋找那些身材較小,但是速度很快並且充滿能量的球員,最重要的是,當比賽進行到最後的關鍵時刻,球總是在這些球員的手中。
(NBA球員球鞋品牌分佈圖↓↓↓)
Under Armour的職業籃球部總監Kris Stone引導了Under Armour與聯盟MVP Stephen Curry的簽約,他用更直接的方式說到:“我們並不是要打造一支NBA的先發陣容,我們是想要將最閃亮的球星與我們的品牌聯繫起來。” 如果你已經有這樣的認識,那麼你也不會對這麼多年以來球鞋品牌商最大的簽約球星總是那些頂尖的後衛和鋒線球員感到驚訝了。不同的品牌商也會根據自己的市場預算來制定不同的方案,有一些出於戰略考慮縮減預算簽下數量比較少的球員,而有一些則會簽下更多的合約來保證自己整個的曝光率。作為過去20年裡佔據了統治地位的體育運動品牌,聯盟中現在有68%的運動員穿Nike的球鞋,也就是305名球員。adidas正在努力簽下更多的球員,現在他們擁有70名NBA簽約球員,佔15.6%。Nike的子品牌Jordan則擁有6.5%的球員,Under Armour擁有3.8%的球員。Curry幾乎是靠著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Under Armour的籃球品牌發展軌跡。還有5%的球員被來自中國的品牌-安踏、匹克和李寧所擁有。
聯盟中不同球員的贊助合約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我們來為大家詳細解答。
“魔奇”合約(裝備合約)
即使是一支球隊板凳上最末端的球員都被視為是品牌合作伙伴追求的目標,他們同樣也能為品牌帶來正面的品牌價值和曝光度。但是這樣的合約一般情況下都是每年一簽,因為他們必須要保證這名球員還會繼續留在NBA的球隊中。一些在選秀大會上落選了並且正在爭取進入到球隊的訓練營陣容中的球員,以及那些小市場球隊裡的不起眼的球員,他們通常會簽下一個“魔奇”合約-簡單來說就是裝備合約。這個合約裡,品牌將統一為這名球員贈送一批已有的球鞋來保證球員比賽和訓練所需。在Nike,這樣的球鞋被叫做“球隊銀行”球鞋,因為通常這些球鞋都是白色或者黑色,然後配上所在球隊的顏色。在一些情況下,一個“魔奇”合約可能會為球員提供一定數量的球鞋,或者是價值在5000到1萬美元之間的球鞋總數。年輕的球員總是在尋找機會進入到球隊的陣容中、然後慢慢贏得更多的上場時間,他們同樣也需要證明自己,然後才能從這樣的“魔奇”合約階段上升到真正能夠從代言合約中賺到現金的層次。
現金合約
聯盟中大部分的球員都屬於這一類別。可以想象到,不同球員能夠從球鞋合約中得到的現金數量也有著天壤之別。一般來說,一名新秀會和品牌商簽下一紙大概3到4年的球鞋合約。當這名球員的球鞋合約到期之後,這個品牌將擁有球員的“匹配條款”。這非常像NBA球隊合約中的受限制自由球員,品牌將可以把匹配球員得到的任何新的合約報價。
Andrew Wiggins是adidas Crazy Light團隊中一員↓↓↓
雖然NBA球隊合約一般是到7月1日截止,球員的球鞋合約卻一般能延長到9月30日——這大概是在季前賽開始之前。作為一個自我保護方式,品牌通常會等到選秀之後再去簽約球員,這樣他們就能夠知道球員去的是一個大市場的球隊還是小市場的球隊,同時也能夠稍稍瞭解球員在NBA夏季聯賽上的表現。根據這些情況,品牌商將會對球員進行報價。
在最近一次NBA選秀中,D’Angelo Russell和Justise Winslow就分別從被洛杉磯湖人和邁阿密熱火選中中受益。有消息稱,“他們的標價在被宣佈後的一瞬間就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最近一名有市場價值的樂透秀的球鞋合約一般來說價值20萬到70萬美元不等,當然也有一些時不時被品牌商標註為“不可或缺”的代言球星出現。最近一名這樣的球員——Andrew Wiggins,就和adidas簽下了一份5年、價值1100萬美元的合約,從簽下合約的那一瞬間起,他就成為了Crazy Light品牌中最核心的球員。 從這些合約中,你可以發現很多條款以及與賽場表現相關的激勵機制。
一個球員可以因被選入全明星週末新秀比賽而得到2.5萬美元的獎勵,同時也可以從被選入到賽季末的最佳新秀陣容而得到同樣數額的獎勵。 當然,所有的球鞋合約幾乎都會為一些官方獎項提供獎勵,比如獲得最佳新秀,進入全明星隊伍或者進入到季後賽。最近開始流行起來的獎勵機制是一個組合的數據標準,雖然這有時候會給球員幫倒忙。一名球員也許會整晚都在球場上想著“18”這個數字,因為他想要在一場比賽中得到得分和籃板相加超過“18”。如果在一個賽季裡沒有達到一定這樣數量的比賽,那麼球員可能會失去自己合約中一部分的代言費用。在現金合約這個範圍裡,一名沒有什麼真正市場價值的輪換球員,但卻效力於一個“大市場”球隊裡,比如洛杉磯、休士頓、紐約或者芝加哥,他們可能獲得一個大概價值15萬美元的球鞋合約。這樣一名球員如果身處奧蘭多或者猶他的話,他可能就只能得到差不多三分之一價值的合約了。一個稍微有影響力的先發球員大概能獲得40萬到100萬美元的合約。
Stephen Curry帶領Under Armour打入籃球版圖↓↓↓
所有獲得現金合約的球員們,他們通常都可以得到一份純現金和產品價值的組合合約。一些球員可以得到5萬美元的現金,然後還能另外得到3萬美元的品牌網上商城的消費額度。明星級別的球員可以得到50萬美元的現金以及10萬美元的消費額度。有時候,你會從新聞中看到一名新秀球員的表弟或者哥們登入了他們的帳號然後購買了幾千美元的裝備的故事。
聯盟中大部分的球員每個季度可以得到球鞋品牌的現金報酬支付,然後有大概50名球員還可以得到他們定製的球鞋型號,球鞋上會加上他們獨有的標記或者logo。這些球鞋被稱為是“球員專屬”(PE),這些PE會在合約談判階段加入到合約之中,拿全明星球員來說,Blake Griffin、Cousins、Jimmy Butler、Kyle Lowry到Randy Foye以及O.J.Mayo都會得到這樣的球鞋。在大部分的品牌中,都有一個球員入選全明星隊後得到PE球鞋獎勵的觸及條款。比如Chris Kaman,他在2010年唯一一次進入全明星後的幾年裡都能夠得到加入了他獨有的“Air Sasquatch”標誌的PE球鞋。PE球鞋,豐厚的現金以及一些打印的宣傳廣告都看起來很不錯,但是在這之上還有一個級別,這個級別隻屬於球場上最最閃亮的球星。
簽名球鞋
簽名球鞋合約是籃球界最被看重的合約。這 些簽名球鞋被孩子們所記住,那些個人化的故事和產品的細節將消費者和他們最愛的球員所聯繫在了一起。簽名球鞋非常有限,你也幾乎不會看到有哪個球員能在他的新秀年的第一場比賽就穿上它們。上一次這樣的情況發生還是2010年Reebok的Zig Slash系列為John Wall設計的簽名球鞋,以及2003年Nike Air Zoom和LeBron的合作。而現在這樣的情況也變得越來越少見了。
在所有的美國品牌中,聯盟中一共有十名運動員擁有簽名球鞋,他們是:Nike的James,Kobe,Durant,Irving;Jordan的Paul,Westbrook和Anthony;adidas的Rose和Lillard以及Under Armour的Curry。他們之中大部分的球員都是從PE階段開始,通過不斷努力然後才最終擁有了自己的簽名球鞋合約。
Kobe Bryant的簽名球鞋↓↓↓
其它的球員,像Klay Thompson,Dwyane Wade和Tony Parker都在中國的品牌有著自己的簽名球鞋,但是這些品牌的產品很少能夠進入到美國市場,因為像安踏,李寧和匹克都在走向國際化上遇到了不小的困難。 對於所有擁有簽名球鞋的球員來說,這些合約變得更加複雜了,這裡面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條款,激勵制度以及一些可能因為銷售或者賽場表現不佳、沒有達到一定要求而撤回的保證金。大部分的球員被要求至少能參加整個82場例行賽中的60場比賽。如果缺席了太多的比賽,那麼就得要和幾百萬美金說再見了。
相反的,一些球員可能會因為贏下了MVP而獲得價值幾百萬美元的獎勵。一般來說,一般會有穩定的5%的銷售分紅,這就意味著如果這名球員的產品銷售額能達到1億美元,那麼他就可以額外獲得500萬美元的提成。去年,James的簽名產品的銷售額是3.4億美元。對於所有的簽名運動員來說,品牌的頂尖設計師會保證球鞋的製作是根據球員的特殊要求而定製的,這也包括了球員自己的故事和個性化在其中。球員也必須要投入精力來完成拍攝的需求並且投入到產品的市場推廣中來。一些球員甚至會得到一些保證社群網站的預算,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專門來運營他的品牌,還有一些,比如James這樣的特例之中,會有人已經為他退休之後做好計劃。每年都有各種檔次的球員進入到聯盟之中,他們最終的球鞋合約將會一直處於球隊合約之後的第二位,但是球鞋合約也變得越來越“肥”和具有吸引力。對於頂尖的球員來說,一個有效的球鞋合約為其提供了一個得到更多人關注的機會,球員也通過這樣詳細的市場推廣以及和球員、消費者的聯繫最終讓自己的個人品牌變得更加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