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cal Siakam 、 Domantas Sabonis 、 Kristaps Porzingis 、 Chris Paul ,這幾位球員在近幾個賽季中所做出的改變相較於一些球員整個職業生涯還要多。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從個人發展到環境的改變,但他們有一樣事情是共通的:這種改變為他們帶來了卓越的成效。
如果你時光倒溯回到 2017 年,告訴球迷, Siakam 將會在 3 年內成為一名全明星先發球員,他們會認為你瘋了。
NBA 的樂趣就是如此。很少有球員在過去 3 個賽季的自我提升像 Siakam 這麼雄厚。他的成長軌跡在聯盟中沒有一個相似的例子。但每個賽季球員因各種原因所做出的改變是沒有人能預料得到的。以 Siakam 為例,每個賽季他都能展現新面貌從而適應自己在球隊中的新角色。其他的改變還包括適應新體系,新隊友,或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聯盟趨勢。
有了這些了解之後,我們總結了以下 4 位球員,他們在過去幾個賽季中所做出變化之大讓所有人都對他們印象深刻,而第 1 位你肯定知道了。
Siakam,前鋒,暴龍
請先原諒我在前面便已提到了 Siakam ,這裡又再重複了一次,但回顧過去 3 個賽季,沒有任何一位球員所做出的改變能像 Siakam 之多。
在 2017-2018 賽季, Siakam 有超過一半的得分是來自於接球就投和反擊快攻。他也是聯盟中反擊快攻得分效率較高的一位,但 Siakam 每回合接球就投只能得到 0.82 分,只高於 23 %的球員,而同樣在附近的有 Kris Dunn 、 Stanley Johnson 、 Elfrid Payton ,他們的投射能力並不是非常出眾。
2018-2019 賽季, Siakam 開始提升自己的賽場表現。他一方面仍能在轉換進攻中砍下可觀的分數,三分命中率上也有所提升,但減少了定點投籃的出手。 Siakam 開始自己創造出手機會,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低位單打。
2019-2020 賽季, Siakam 已成為球隊的主得分手,填補了 Kawhi Leonard 離開的空缺,也就是單打和擋拆發起者。 Siakam 在單打和打當拆的得分效率排在聯盟平均水平,考慮到 Siakam 才剛接手這些戰術這一點,我的看法是積極多於擔心的。
Siakam 要更進一步的話,他需要在單打,擋拆,低位單打做的更加老道。實際上 Siakam 有這個能力。問題在於他如何將這幾樣技巧整合到一起,如果 Siakam 能做到這一點,以後的幾個賽季他還能入選全明星先發以及被納入 MVP 的討論範圍之內。
Sabonis,中鋒,溜馬
回顧過去幾年小 Sabonis 的成長,他的成長軌跡是我最喜歡的轉變之一。還是菜鳥的小 Sabonis 是在雷霆開啓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在 Rusell Westbrook、 Victor Oladipo , Steve Adams 身邊充當着定點投射的角色。小 Sabonis 的菜鳥賽季有 3 分之 1 的出手來自於中遠距離。小 Sabonis 的中遠距離命中率只有 32.1 %,但他作為空間型 4 號位為雷霆提供了球隊儘可能多得到的寶貴的場上投射空間。
小 Sabonis 現在比賽中幾乎極少再出手三分球了。相比於在雷霆一個賽季的三分出手數( 159 ),他在溜馬的 3 個賽季三分出手數加起來還沒以前一個賽季高( 121 )。那麼這樣轉變所帶來的結果是?小 Sabonis 從一個在雷霆效
率較低的空間型 4 號位變成了溜馬隊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中鋒。根據 NBA 官方的數據來看,本賽季小 Sabonis 是聯盟中作為擋拆人得分最高的一位球員。他也是聯盟中擋拆內切和低位單打得分最高的球員之一。雖然小 Sabonis 在溜馬的前 2 個賽季以此得分數量與此相當,但與他在雷霆的新秀賽季相比,小 Sabonis 已經變得非常讓人驚訝了。
我的意思是,看看下面這個統計圖:
毫無疑問小 Sabonis 從這種轉變中收益良多,現在的他已經是聯盟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了。這也幫助小 Sabonis 賺得一份 4 年價值 7700 萬美元的大合約,而他大概也不會再走以前在雷霆的老路了。
Porzingis,前鋒/中鋒,獨行俠
Porzingis 基本走的路和小 Sabonis 完全相反。在 2017-2018 賽季 Porzingis 左膝前交叉韌帶撕裂,導致他後來缺席了整整一個半賽季的時間,在此之前 Porzingis 可是聯盟低位單打得分較高的球員之一。而當時場均低位單打得分比 Porzingis 多的球員只有 LaMarcus Aldridge 和 Joel Embiid 。
本賽季的 Porzingis 低位單打得分是他在紐約最後一個賽季的一半左右。相反他現在更多的選擇了定點遠投,將近 26.8 %的進攻選擇來自於遠投。
為什麼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現有獨行俠的體系中, Porzingis 不再是球隊的第一攻擊手了。針對 TNT 節目組公開批評獨行俠在本季剛開始沒讓 Porzingis 更多去低位單打,獨行俠總教練裡為此長篇大論表示,「低位單打已經不再是一個好的選擇了,」球隊更願意讓 Porzingis 站在三分線為其他人騰出更多的空間。
這種選擇所取得的結果很難辯論好壞。 Porzingis 本賽季定點投籃命中率僅超過 54 %的球員,但獨行俠目前是 NBA 歷史上進攻效率最高的球隊,當 Porzingis 在場時,球隊每 100 回合進攻能多得 1.7 分。 Porzingis 用他的三分球威脅將對方的前鋒和中鋒吸引出禁區,這讓 Luka Doncic 和其他球員的工作變得更加輕鬆。
而且 Porzingis 本賽季在低位單打方面也很賺扎,每回合只能得到 0.79 分,僅高於聯盟 21 %的球員。而且看到這個數據,獨行俠也沒有很多理由讓他在低位持球單打。
Paul,控球後衛,雷霆
Paul 的轉變相較於其他球員與球隊體系關聯更為緊密, Paul 在火箭的兩年是聯盟中讓人聞風喪膽的單打得分手。
看看以下數據: Paul 在快艇最後一個賽季的場均單打得分為 3.3 分。而在火箭的第一個賽季場均單打得分翻了將近一倍—— 5.6 分,當時這個數據位列聯盟第 3 ,僅排在 James Harden 和 LeBron James 之後。下一個賽季的場均單打得分則降低到 4.3 分,但仍然位列聯盟第 4 ,排在詹 Harden 、 LeBron 、 John Wall 之後。
本賽季 Paul 的單打得分回到了以前的平均水平,他更多的時間用來進行打擋拆。 Paul 也基本回到了以前他在快艇所充當的角色。
Paul 的得分風格也因此而改變了很多。他在火箭並沒有常打關鍵球,但減少了中距離出手,增加了三分出手,而且大部分三分都來自於運球拔起投籃。而在快艇和現在雷霆, Paul 又一次成了最具威脅性的中距離殺手。
大部分球員在中距離並不是很有效率,但 Paul 並非那種大多數球員。本賽季有 149 名球員在中距離至少出手了 50 次,只有 Stephen Curry 和 Yogi Ferrell 的命中率比 Paul 要高。所以 Paul 是普遍規則之外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