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山的那邊去,我想要出人頭地。— Paul George
【童年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1996 年, 6 歲的 George 在母親病床邊的地上鋪了一個床鋪,他每天都會來陪著母親。這一年他們家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母親不會有生命危險,壞消息是她身體左側部分癱瘓。母親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6 歲的 George 並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義,他只想每天和母親一起進入夢鄉。白天的時候,他和姐姐一起到球場上打球,他赤著腳在球場上奔跑。那時候的 George 心裡有兩座大山—— 一座是他每天都能看見的山脈,山的另一邊是「真正」的洛杉磯,那裡有好萊塢和湖人;另一座是姐姐 Teiosha ,在球場上, George 始終無法戰勝姐姐。
那一年,湖人得到了 Kobe Bryant,洛杉磯快艇得到了 Lorenzen Wright 。而 George 正穿著自己用剪刀裁出來的牛仔短褲,在棕櫚谷的露天球場上拼命練球。 2000 年湖人拿下總冠軍。 10 歲的 George 把 Kobe 的海報貼在牆上,他把 Kobe 視為偶像,在露天球場上模仿著 Kobe 的動作。
同一年,另外一個高中生也來到了洛杉磯的球隊,那是 Darius Miles ,他在第三順位被快艇選中。 Miles 甩著頭帶走路的樣子讓 George 很著迷,有時候他也會學著 Miles 的步伐在球場上走來走去。但快艇這支球隊依然落寞,洛杉磯的兩支球隊,就像山的兩側,一邊繁華,一邊落寞。直到 2001 年, Brand 到來,才讓快艇看起來有幾分「姿色」。那幾年, George 和姐姐在自制的籃框下進行 1 對 1 的比賽,那是一個用膠帶裡纏的簡易籃框,籃框的下沿已經傾斜,但這並不影響比賽。姐姐 Teiosha 擁有出色的基本功和投籃技術,她就是 George 的啓蒙老師。
每年夏天, AAU 的比賽就開始風靡,通過網絡影片, George 看到了與自己同齡的那些人在 AAU 上的精彩表演,他們都已擁有響亮的名號,被視為未來 NBA 的巨星。那些影片給 George 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他渴望與他們一樣。於是, George 背著裝滿石頭的背包,在山脈和沙漠裡奔跑、攀爬。他站在山上對自己說——我要到山的那邊去,我要出人頭地。
【我要出人頭地】
為了 George 的這個夢想,父親每天打兩份工,他每天早上 3 點出門工作,晚上 7 點回家。那些在 George 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父親全都做到了。高二那年,每天不懈努力的 George 終於得到一次機會, AAU 球隊 Pump-N-Run 邀請他加入,這支在當地臭名昭著的球隊對 George 非常賞識,他們派車接送他訓練,帶他去參加比賽。
George 說: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AAU 的比賽讓 George 從寂寂無名變得小有名氣,在奈特高中,他成為校隊先發,給球隊帶來了 24 勝 4 負的成績。高中畢業那年, George 並不是全國聞名的高中生球員,但也得到了一些名校的青睞, Patrick Ewing 和 Allen Iverson 的母校 喬治城大學就是其中之一。但最終 George 選擇了加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這所學校的歷史上只有過一位 NBA 球員,叫 Melvin Ely ——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George 選擇這所大學,很大原因是因為離家近,這樣父親就可以帶著家裡人來看他的比賽。在弗雷斯諾的兩年,家人沒有缺席他任何一場主場比賽,他們每次開車 3 小時來,比賽完後又開車 3 小時回家。大二那年,他見到了將來在洛杉磯的隊友 Kawhi Leonard ,那是一場與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比賽,儘管對 Leonard 早有耳聞,但第一次交手時,還是讓 George 有些驚訝。這個和他一樣來自加州的孩子,比他想象得還要冰冷,他一句話不說,只顧著比賽。那一年, George 打出 16.8 分 7.2 籃板和 3 助攻的成績,他決定試試 NBA 選秀,這是他從小立下的志願——出人頭地。
球探報告對George的評價非常理想,當經紀人在電話裡說「 George 的名字在樂透名單裡」時,父親激動得流淚。那一刻父親回想起來的,肯定是那個深夜裡獨自在籃球場練習的赤腳男孩。
【去 NBA 吧,孩子】
George 當然希望被洛杉磯的球隊選中,幾乎每一個洛杉磯的孩子都有這麼一個夢想。那一年,快艇擁有 8 號籤,如果能被快艇選中,那就可以和 Blake Griffin 一起打球。不過快艇沒有選擇 George ,而是選擇了 Al-Farouq Aminu 。隨後溜馬在第 10 順位選擇 George 。在此之前,溜馬曾考慮將這個選秀權和 Danny Granger 一起交易出去,但最終交易沒有達成。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 George 和 Granger 成為隊友,是命中註定。 George 進球隊的時候, Granger 已經是全明星球員,在 08-09 賽季, Granger 成為最快進步球員並入選全明星。這位老大哥對 George 無微不至,幾年以後,當兩人的命運出現反轉時, George 仍然說—— Granger 是我的大哥,我學會的一切都是從 Granger 那學到的。但溜馬的戰績如同被詛咒一般,在過去 4 年裡他們 3 次東區第九,每次都是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從眼前溜走。 George 暗自發誓,一定要幫助球隊打進季後賽。職業生涯的首場比賽,就是對陣擁有 GDP 的馬刺,替補登場的 George 在 23 分鐘的時間裡 5 投 1 中,只拿到 4 分 3 籃板 2 助攻,不過在防守端,有 2 次抄截和 1 次阻攻。這場比賽讓 George 真正體會到什麼是 NBA 。
44 場比賽後,溜馬只有 17 勝 27 負,如同陷於淤泥之中的局面,讓球隊不得不解僱總教練。隨 Frank Vogel 開始執掌球隊,這位從來沒有打過 NBA 的教練開始推行他「防守至上」的理念。從一個「毛遂自薦」的 NBA 總教練, Vogel 走過了一段常人無法想象的人生道路。他堅信他的精神和理念可以讓這支球隊振作起來。他做到了,溜馬趕上了季後賽的末班車。在新秀賽季裡, George 在場均 20.7 分鐘的上場時間裡,只得到 7.8 分 3.7 籃板和 1.1 助攻。但基於 Vogel 的防守理念,他場均能貢獻 1 次抄截,這項數據在全隊裡僅次於兩名先發球員 Granger 和 Darren Collison 。更重要的是, Vogel 所灌輸的思維理念讓 George 相信未來是光明的。
2011 年, Mike Dunleavy 轉投密爾瓦基, George 被提到先發。未來是光明的。 George 和溜馬這支球隊一樣,在新賽季裡脫胎換骨。這支上賽季季後賽險些被橫掃的球隊,在 2011-12 這個縮水賽季裡打出了 42 勝 24 負的成績,位列東區第 3 。而 George 也將自己的數據提升到 12.1 分和 5.6 籃板,另外他以單賽季 108 次抄截,排在聯盟第 6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George 漸漸明白母親這句話的意義。
【命運啊】
George 並不相信命運這種東西,否則他不會翻過那座大山到達洛杉磯的另一面,但現實的一些事情,讓他開始相信,或許真的有命運這種事情存在。 2012-13 賽季剛剛開始, Granger 受傷,無限期缺陣。背負球隊前行的重任交到了 George 肩上。或許沒有人想到,一支失去核心的球隊,反而會越戰越勇。 George 在這個賽季的成長讓媒體和球迷目瞪口呆,再加上 David West 和 Lance Stephenson 的爆發,溜馬在賽季末依舊站在東區第 3 的位置。
George 入選了全明星,並成為當年最加進步獎球員。這一切比他想象得來得早,但同時也讓他擔憂——我是曾經的「 Granger 」嗎? George 這三年走過的路,就是當年 Granger 走的路。在慶幸的同時,難免也有些擔憂——未來的我會不會是今天的 Granger 。於是, George 安慰自己:沒有厄運會降臨到我身上。那一年,這支堅韌的溜馬打到了東區決賽,他們把擁有三巨頭的熱火逼到了搶七,而搶七大戰上, George 狀態低迷,只得到 7 分 7 籃板,球隊以 23 分慘敗。慘敗之後,難免會招來一些非議,甚至有人會設想「假如 Granger 在」之類的假設。
George 會把這些煩惱在釣魚中抹淡,每到休賽期,他就會去釣魚,這可以讓他平靜下來,忘記煩惱,忘記那些刻薄的評論,忘記命運論之類的事。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懷念——在他小時候,父親總是帶他們去釣魚,然後教會他們一些生活的道理。夏天過後, Granger 歸隊了,但這支球隊已經找到了新的領袖。溜馬以 5 年 9000 萬續約了 George 。在記者會上, Granger 說——我做好了回歸的準備,我希望能回到先發陣容,我願意調整自己的打法,以適應球隊現在的化學反應。但僅僅 29 場比賽後, Larry Bird 決定交易 Granger 。 George 對此無比失望,他發表了很長一段話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他在那段文字裡寫道——我曾見過一人為這支球隊效力,並付出了一切,但最終還是被無情甩賣了。
Granger 在得知被交易後的第二天來到球館,向隊友們一一道別。那場面就像兩代人的交接儀式,印第安納進入了「 George 」時代。堅韌的溜馬不負衆望,以 56 勝 26 負位居東區榜首。依然是東區決賽,依然是熱火,依然是敗陣。那年夏天, George 被國家隊徵召,以備戰西班牙世錦賽。在拉斯維加斯訓練營裡, George 遭遇了他的「命運」,他在一次追防中意外受傷——脛骨部分嚴重彎曲成 90 直角。落地的那一刻, George 覺得整個訓練館的空氣都凝住了。他試圖站起來,但腿已經不聽使喚,他看到訓練師飛奔過來,周圍的人拿著手機在拍攝,臉上一副驚恐的表情。這時候, George 才看到自己的腿。糟糕—— George 當時想到。
躺在地板上等待擔架的時候, George 一直在想——我還能不能恢復?去往醫院的路上, George 回想了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棕櫚谷的露天球場,家後院的簡易籃框,和姐姐的每一次鬥牛, AAU 的那些人,奈特高中,弗雷斯諾大學,以及第一次站在 NBA 球場時的情景。然後他又想,他們(溜馬)會把我怎麼樣?那個人,為球隊效力,付出一切,然後他們將他無情甩賣了。他們又會對我做什麼,我的未來會怎麼樣? George 想著這些,然後看看了身邊的母親,此時他又覺得慶幸——慶幸今晚母親正好在身邊。母親握著他的手說——兒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句話讓 George 想起 6 歲那年躺在母親病床邊的情景。這句話讓 George 相信未來是光明的。
【涅槃重生】
下一個 Granger 。這是當時所有人對 George 的定性,沒有人相信他可以回歸,除了他的家人。康復期間的日子無比煎熬, George 無數次感到沮喪,他經常會想——如果不能打籃球了,我還能做什麼?我只會籃球,其他的什麼都不會做—— George 。母親和姐姐始終陪伴在他左右,在他沮喪的時候,用他小時候練習籃球的事來鼓勵他。 George 也時常會想起——棕櫚谷裡那個赤腳練球的孩子。這個孩子翻過了大山,成為了 NBA 球星,所以,只要堅信,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前行。
沒有人相信 George 可以回歸,直到他在 15-16 賽季出戰 81 場,場均拿下 23.1 分 7 籃板 4.1 助攻的數據。這是他職業生涯的新高,他再次入選全明星,溜馬重回季後賽。 George 涅槃重生的故事被作為「勵志」的典範,在體育界甚至全美流傳,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但這個夢沒有持續多久。下一年,關於 George 與洛杉磯湖人之間的傳聞遍佈街頭巷尾,有人說這是背叛,有人說這是一個「洛杉磯孩子的夢想」。
這個傳聞一度讓人們覺得 George 加盟湖人已成定局,湖人總裁 Magic Johnson 甚至因此被聯盟罰款 50 萬美元。然而最終,故事向著另一個方向發展了—— George 被交易至雷霆隊。洛杉磯的孩子沒能回家,這樣的結局讓一些人憤慨。這場「鬧劇」誰對誰錯其實並不重要,我相信 George 曾經是真的想去湖人,也相信湖人也是真的想要 George ,但生意場的事,很難用情感去評斷對與錯。
奧克拉荷馬的第一年, George 的數據有些下降,到了賽季末,他必須考慮新合約的事。時間給了他第二次機會,是留在奧克拉荷馬,還是再與洛杉磯「續緣」?他問了家人的意見,也請教了聯盟裡的一些前輩,他還特意去拜訪了 Dwyane Wade , Wade 告訴他——跟隨你內心的想法,哪裡讓你覺得舒服,對你而言什麼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總冠軍—— George 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2018 年夏天, George 決定留在奧克拉荷馬,他說——隨他湖人恨我或者愛我,這就是我最終的決定。奧克拉荷馬的第二年,人們看到了一個 MVP 級別的 George 。奧克拉荷馬這座城市,不同於印第安納,更不同於洛杉磯,這裡曾經輝煌過,但輝煌過後是怨恨。 Kevin Durant 的離開讓這座城市始終帶著一點怒火,他們在等待一個英雄,和 Russell Westbrook 一起點燃這座城市,燃燒全聯盟。 George 在第二年的表現,讓奧克拉荷馬人看到了「復仇」的火種。
然而,這團火,被 Damian Lillard 的那記超遠三分徹底撲滅,連續兩年止步季後賽首輪。這座城市不得不再次冷靜下來思考,思考未來在哪裡,這座城市曾有過英雄,只是結局都不完美。
【回到洛杉磯】
George 曾說:我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效力湖人了。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洛杉磯。 George 說:回到洛杉磯的旅程對我來說不可思議, 10 年前當我離開大學時,所有人都以為我再也不會回來了。
加盟快艇後, George 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母親,告訴她自己將回到洛杉磯,效力快艇。一個洛杉磯的孩子,終於回家了。
George 說:我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洛杉磯孩子,我來自棕櫚谷,在山的那一邊,小時候我在沙漠裡奔跑,夢想到山的另一邊去,夢想出人頭地,夢想在 Staples Center 的燈光下比賽。現在,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