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通常而言,NBA所有的突發大新聞都會與一個人有關,那就是著名的「沃神」或者「woj」——亞德里安-沃納羅斯基。
由於woj的消息源神通廣大,總能在重大事件發生時第一個爆料,因此woj的消息被球迷和業內人士稱為woj bomb(沃神炸彈),當如今NBA開始準備複賽、各支球隊已經抵達奧蘭多隔離區的時候,最重磅的新聞還是跟沃神相關似乎理所當然。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woj這次的「炸彈」,不僅跟籃球無關,反而還把他自己給搭進去了。
事情的起因,是共和黨參議員喬什-霍利的辦公室突然向NBA總裁發難,給亞當-蕭華髮了一封相當正式的公開信,稱NBA允許球員在複賽時修改球衣名字是個政治陰謀,「幾乎都與最近的反警察抗議有關。但其批准的短語列表中,卻明顯缺少支持中國共產黨受害者的內容……」
這幾乎是一出「賊喊捉賊」的樣板教材,霍利議員首先歪曲了全美抗議的主題:反對體制性的種族歧視(而是刻意曲解為抗議僅針對警察)。同時,他又一次將整個NBA綁上道德審判臺,要求他們對錯綜複雜的國際事務(即對雙方而言都敏感無比的中美關係問題)發聲表態,強迫他們選擇一個和自己一樣極端的立場。
更極端的是,在這封信中,霍利議員還指責NBA總裁蕭華「向中共而不是莫雷道歉」(實際上蕭華從沒有向任何人道歉,並為此引來了雙方的怒火,NBA也一直被央視禁播)。
霍利議員在信中稱,蕭華不但沒有「改邪歸正」,還比以往更加親中,他認為NBA已經向中國出賣了靈魂,「為錢辱國(原話是:profits from the Chinese market are more popular than
patriotism)」,然後話鋒一轉,要NBA允許球員在球衣背後寫上支持美國警察或軍隊的標語,或者是「天佑美利堅」也不錯(「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國的事?」),思維之跳躍,邏輯之流氓,嘆為觀止。
霍利議員辦公室將這封槽點滿滿的信耀武揚威地寄送各大媒體,woj作為ESPN的王牌內幕記者,自然也收到了這封羣發郵件。
想必woj應該跟無數讀到這封信的人(特別是NBA的黑人球員)一樣,產生了一些生理不適,所以他寫了兩個詞作為回復:「Fxxk you」(直譯為「去你X的」)。
這下霍利議員可委屈了,迅速把woj的回復截圖並把這兩個詞標亮,展示在了社交網路上,讓大家看看名記的「真面目」。
隨後,woj在個人Twitter上發了一篇道歉聲明,ESPN也宣佈將woj停職兩周作為處罰,於是恨不得365天每天24小時無休的woj,終於得到了一個難得的清凈期,不是年假勝似年假。
毫不意外,woj被禁言在NBA圈子裡掀起了不小的風暴。多位NBA球星開始帶節奏刷起了「釋放沃神」的標籤,甚至連woj曾經的「不共戴天之敵」勒布朗-詹姆斯也發了一個。
要知道,woj在Yahoo工作的時候,每天以曝勒布朗黑料為樂,勒布朗陣營對他氣得不行也無可奈何,只能以從不給他料作為回擊。等woj被ESPN挖角,為大集團的商業利益做出了不少妥協(當時引來不少人扼腕嘆息),比如不再提前爆料選秀結果以影響NBA收視率,也比如對勒布朗「溫柔一點」。
但總的來說,woj和勒布朗的關係還達不到「信任」的程度,因此勒布朗這次積極聲援woj,讓不少看客亦是大跌眼鏡。
一個美國人,因為中國問題(至少是霍利碰瓷的表面藉口)直接人身攻擊本國政客,還得到業內宿敵的支持,這可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西洋景了。
所以,在工作上一直人狠話不多的woj(最大的政治爭議可能就是去點贊抑或是標記莫雷那條該死的推特,一度被國內球迷標記為「辱華記者」),這次究竟為什麼放棄涵養破口大罵?
* * * *
要解釋woj為什麼突然反人設暴怒,成為「中國的支持者」,首先就要先說說這位霍利議員是何許人也。
現年40歲的霍利,是一位白人律師,曾在2017到2019年間擔任密蘇裏州第42任州檢察官。在2018年中期大選中,他擊敗了民主黨參議員克萊爾-麥克卡斯基爾,當選州參議員,也是目前美國參議院最年輕的成員(這一位置相當於人大代表)。
從成為政壇明星開始,霍利就引發過不少爭議。雖然他年輕,但倡導的價值觀卻相當保守,而且非常符合川普政府的執政理念,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凡是不認同其黨派價值觀的,就都要被打倒,簡單來說,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反對民主黨。
他反對墮胎自由,希望美國最高法院和其他聯邦法庭任命「立憲派、捍衛生命權的法官」;在槍支問題上,他是全美步槍協會的堅定支持者;他厭惡婚前性行為和避孕手段,稱美國「性愛革命」導致大量人口販賣,好萊塢則難辭其咎。2018年,他與其他20位共和黨州領導人一起提起訴訟,要求廢除奧巴馬的醫改方案。
當美國最高院在今年6月裁定聯邦法律禁止基於性取向或性別認同的工作場所歧視後,霍利嚴厲批評了這一決定,稱這「代表著保守派司法運動的終結」。
對於疫情前一直鬧得沸沸揚揚的川普彈劾案,他自然是反對的,指責民主黨濫用憲法,並得到了川普本人的高度讚美,稱:「喬什-霍利是這樁彈劾騙局中我最大的支持者之一。」
對於外交政策,霍利當然是鐵打的鷹派,他本人曾經親臨香港觀看抗議活動,並起草了制裁中國的相關法案。而現在,他試圖把一直努力迴避中美關係問題的NBA再次拉進漩渦。
而他們所傳達的東西,讓woj這樣靠NBA掙錢生活,剛剛經歷過莫雷事件衝擊,深知政治對體育的負面影響,力求一直就政治話題沉默的人深惡痛絕,顯然也不是意外。
其實自川普上臺,像霍利這樣作風激進的美國政客是越來越多了。隨之而來的,類似霍利給蕭華寫公開信這種「大型行為藝術現場」也越來越多。
而且這絕不僅限於霍利這樣的保守右派,經常被自己人嘲諷的左派「惡臭」代表,比如曾擔任多年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如今的眾議院議長的南希-佩洛西也是如此。她恨不得反對川普提倡的一切,推動眾議院通過了川普的彈劾案,被川普視為眼中釘(活脫脫就是一個霍利的反義詞)。
而在「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期間,她身體力行支持抗議的方式,就是一場引來無數嘲諷的惺惺作態:她帶領一羣民主黨議員裹著代表非洲迦納民族的傳統服飾「肯特披肩」下跪,做了好大一場秀。
立場同為自由派的《紐約客》雜誌就批評稱,「介紹《2020治安正義法案》並不需要這樣的視覺噱頭,但精於視覺和姿態的民主黨顯然無法抗拒這樣的誘惑。」
佩洛西帶領自由派的進行的擺拍,簡直與此前川普在白宮附近的拉法葉廣場清退抗議者、(從他女兒價值上千美元的皮包裏)拿出聖經擺拍的樣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國很多政治立場不極端激進的人都發表過類似的言論——或許川普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蠢貨,但比起民主黨,可能惡臭還沒那麼厲害。
這樣的邏輯,也是2016年川普在如此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擊敗希賴瑞當選的原因,不過至於現在嘛……
* * * *
當立場愈發極端、站在中間的餘地越來越少,雙方都緊抓在手的「政治正確」時不時會出現反噬的現象。
對右派來說,往死裏打壓全美四大聯賽裏最國際範,和中國合作最多的NBA,恨不得讓他們倒閉的態度就是典型(同理還有在黑人平權問題上對NFL的狂轟濫炸),說NBA繼續在中國做生意就是賣國,殊不知這傷害的最終還是美國自己的資本和工作機會(這大半年已經充分證明,不看NBA對我們來說根本不算多大點事)。
而左派被倒打一耙,大水沖了龍王廟的例子就是關於總統候選人喬-拜登的性侵指控。哪怕一張嘴口說無憑,但按照民主黨此前「要讓FBI調查川普性侵」的嚴懲不貸的態度,他們現在對待拜登性侵指控的方式顯然低調了太多。
連自由派主流媒體《紐約時報》也在報導和社交網路中淡化拜登的嫌疑,稱:「除開此前說過對(拜登的)擁抱、親吻和觸摸感到不適的女性,我們沒有找到拜登在性方面的不妥行為。」
這前後邏輯完全矛盾的兩句話被《紐約時報》強行聯繫在一起,也是醉人——已經讓那麼多女性表達不適了,他的行為難道還不算「不妥」嗎?。後來《紐約時報》刪除了推文,並進行了道歉。
但對於川普政府來說,分裂是他們權力的給養,他們憑此尋求的並非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讓川普「再次當選」。
而讓沃神忍不住用國罵怒噴的,顯然不是具體的個體,而是美國政界愈刮愈烈的這種審判風氣。
所以川普挑選美國國慶日在總統山進行了一番愛國主義演講,盡情鞭撻左派煽動黑人爭取平權、將抗議活動極端化(很多層面上這的確是事實)的做法是「左派發起的文化革命」,目的是改寫「我們的光輝歷史」。
在興高采烈的歡呼中,他知道自己在煽動更多分裂和對立,畢竟這是他競選連任的主要籌碼。沃神在郵件回復中打出「Fxxk you」兩個詞的背後,是真實的心累和無奈。
美國人諷刺詹姆斯在中國問題上態度的漫畫
至於勒布朗支持沃神的理由當然也不難猜——他因為批評莫雷被反噬到現在,仍然被右派當成靶子打,內心有多少個「Fxxk you」不能宣之於口,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新聞來源:網易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