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跟爵士的比賽,看了第一節,典型的拓荒者,典型的爵士。拓荒者的第一節什麼風格呢?
前兩個回合,必有一次努爾基奇(Jusuf Nurkic)的策應球和雙槍的無球。儘管拓荒者是一支雙槍擋拆的球隊,但他們開局打無球差不多成了規矩。里拉德(Damian Lillard) 這個球員很老派,他極少在開場後立刻火力全開,一般是一臉寂寞的把球交出去,讓CJ先來,然後東尼(Carmelo Anthony)來,坎特(Enes Kanter)你也來一個,哥幾個還沒盡興?兄弟再餵你們兩球。里拉德第一節會試投兩個三分,但是在五五開的選擇裡,開局階段,他一定會先找隊友。
這就是老派,先給你們表演,然後自己再接管。
爵士又是什麼風格呢?也是上來先跑倆無球,一般是博揚從底角借掩護往裡切。米丘(Donovan Mitchell)也很老派,他也是個開局先忍忍,到後面再大包大攬的風格。
要這麼說的話,拓荒者和爵士第一節,那不就是一個風格?區別是很大的——爵士誰打都差不多,拓荒者誰打差別可大了。
爵士有5個開發進攻的持球手,先發米丘、康利(Mike Conley)、博揚(Bojan Bogdanovic),替補上來還有克拉克森(Jordan Clarkson),英格爾斯(Joe Ingles)。這5個人的進攻水平都不及里拉德,但都很強,效率都有保障,投突傳起碼擅長兩樣,並且都有站無球的價值。除了博揚的風格會更偏戰術流一些,其他人直接把戈貝爾(Rudy Gobert)喊出來打擋拆就行了,區別只是姿勢略有不同,比如說:
這是康利最擅長的拋投:
這是博揚殺到籃下的中距離:
這是克拉克森的拋投:
這是英格爾斯的持球投:
米丘就不用介紹了。
這些招式的主要特點就是——都剋制拓荒者的防守,因爲拓荒者是一支典型的大中鋒球隊。爵士開場根本就不用做針對性佈置,他們只要正常打,就是在打拓荒者的針對性。
理論上,拓荒者的雙槍無限掄,也剋制爵士,但是拓荒者起手一般不會無限里拉德擋拆,其他人的開發進攻水平,跟里拉德之間有很大的差距。若是我們假設,拓荒者與爵士是一個水平的球隊,那麼,拓荒者的實力分配是不均衡的,里拉德自己佔了大部分,爵士則是均衡的。所以拓荒者要想發揮出跟爵士相同的水平,里拉德就必須多打,還得打得好才行,不然雙方一定是沒得打。
結果我們知道,里拉德一開始沒怎麼打,安東尼上半場出手全失,CJ第二節完全大坑。等里拉德開始發力的時候,他發現爵士是堅決夾擊他的,手感也非常糟糕,那麼自然是沒得打。
我說以上內容的意思是,既然拓荒者是不均衡的,那麼爵士只要抓住重點,就可以制定出一套合適的防守方案。但拓荒者對付爵士卻不一定可以,因爲爵士就沒什麼重點。
我們先說爵士是怎麼防拓荒者的——斯奈德教練(Quin Snyder)準守了國際通行慣例:
第一,夾擊里拉德;
第二,放空拓荒者鋒線。
說白了,把重兵壓在你最強進攻點上,然後無視你較弱的進攻點。所以爲什麼開場之後,你會覺得小瓊斯特別活躍?因爲爵士放他。
你這開場的兩個前鋒,考文頓(Robert Covington)發揮不好。小瓊斯(Derrick Jones Jr.)對手不重視他,即使他能進,該放還是放。拓荒者的先發鋒線組合,
有人會問了——里拉德被夾擊這麼多年了,破解夾擊的手段就沒進步嗎?
有啊,里拉德破夾擊兩個神技:
神技1:強行衝破包圍圈
神技2:夾擊形成前的超遠
問題就是,第一個神技要看協防的護筐手是誰,第二個神技更得看狀態,利指導這場明顯沒把投籃技能包帶到場地,你看這個反擊大空位三分投得比現在的柯瑞都猶豫,還能進了?
你看,下面這個回合,小瓊斯充分的利用了籃下空間,機會也出來了,可惜沒放進。
里拉德自己的超遠沒帶來,鋒線的迴應能力又不被重視,拓荒者最有效的變招就是指望中鋒直接把夾擊破了,弩機和坎特是進了一些球,甚至努爾基奇還想假裝空間型內線嚇唬戈貝爾,但這些依然不夠。拓荒者的整體進攻還是太依賴後場驅動了,打爵士的話,中鋒有空間屬性最好,有超級大體型鋒線也可以,拓荒者都沒有,他們鋒線低位主攻手就一個老甜瓜,時靈時不靈。
所以拓荒者要想攻破爵士的防線,必須等雙槍的狀態,特別是里拉德,他得神勇才行。
我們再說拓荒者要怎麼防爵士——很難,最好的辦法是換防,但拓荒者後場雙槍的配置擺在這,決定了他們沒法走這個路子,然後就要在蹲坑和夾擊之間選。
蹲坑是拓荒者習慣性的防守策略,打到第二節的時候有點慘,坎特被打成木頭人了,鋒線過來支援籃下,底角立刻被懲罰。
這支爵士進攻厲害的地方就在這——都會擋拆打蹲坑,外線還個個三分神準,今年季後賽金塊是領教過了,不能換防的話,那就沒有特別合適的策略,總是要給一樣。
按理說,拓荒者有兩個超級協防型前鋒——考文頓和小瓊斯——在夾擊的時候來回支援籃下和底角,會比一般的球隊效果更好,也能造到不少失誤纔對。
但是你會發現有好些個具體問題,是對拓荒者不利的:
第一點,拓荒者兩個協防型鋒線,總有一個要拿去對位爵士的一線擋拆手,因爲雙槍都不適合一線防特別強的主攻手,不然的話,就是穩吃掩護,比如:
但是,一旦兩個鋒線有一個被調到了一線,那麼必然有一個底角協防的球員是雙槍之一,於是又尷尬了,比如下面這個球,雙槍在底線遊走,兼顧護筐、底角和籃板——有個卵用?
第二點,拓荒者不是每個時段都能保持這兩個協防型前鋒同時在場。事實上,大部分時間,拓荒者的輪換陣容防守好差——里拉德+小特倫特+安東尼+坎特+小瓊斯,這陣容怎麼防守?
第三點,爵士不但主攻手多,空間好,戈貝爾的體型也大,一般的協防球員不能把他卡在合理衝撞區之外的話,很可能被他爆,比如,CJ在戈貝爾身邊保護籃板,你說有戲嗎?
並且,爵士在處理夾擊後轉移球是有優良傳統的,往往幾次導球就出機會了。
拓荒者要想防爵士,先發還能努努力,替補坎特+安東尼一起上,那肯定是沒戲——坎特這場7中7,如此高效的情況下,在場時百回合輸16.5分,怎麼回事?
就是這麼回事了。我估計小瓊斯在這陣容裡,防守都要哭了吧。
我建議,斯托茨考慮一下賈爾斯,這是拓荒者防守風格的一個變招。坎特有他的優勢,但是,賈爾斯的侵略性和機動性是拓荒者其他中鋒沒有的。雖然上他的話,拓荒者的進攻還會更難一些。
有一個小細節。上半場最後一攻,拓荒者擺了一個無中鋒五小陣容,但是這個五小在進攻端是假的,爵士立刻用費沃斯去防小瓊斯,於是小瓊斯給里拉德掩護打擋拆,自己跑順下,這個效果跟努爾基奇擋拆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場比賽輸得慘,拓荒者球迷也不用太泄氣,爵士是一支攻防磨合很充分的球隊了,他們休假期引入的最大牌球星費沃斯(Derrick Favors)根本就是自己人,全隊絲滑過渡是不意外的事情。拓荒者換了前鋒線,防守體系還沒有成型,里拉德也沒有進入最佳狀態,後面會逐漸調整回來,也不用太擔心。
但是,你又不得不說,拓荒者這支球隊的侷限性:
進攻高度依賴里拉德擋拆,卻沒有足夠的破夾擊配置;
防守端雙槍搭配不好處理。
總是會在一些系列賽裡暴露出來,我都能想象出拓荒者季後賽的場面:
第一輪,里拉德神勇,超遠嘎嘎進,各種衝破夾擊包圍圈,無人能擋。拓荒者全隊嚴守籃下,無視掉對手的外線鐵匠,掐死對手的終結型球員。5場解決戰鬥;
第二輪,里拉德超遠準星下滑,對手玩命夾擊,死活不讓里拉德出機會,里拉德出球給考文頓和小瓊斯,儘管兩人偶爾可以迴應,依然被無視。努爾基奇順下拋投屢屢不中,坎特和安東尼臨危受命,前者終結穩健,直接用順下打穿夾擊防線,後者低位持球讓雙槍無球,提供了一種破夾擊新變招,爆了一節,球迷驚呼這瓜真甜——然後兩人在防守端攜手暴斃。
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