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生日快樂,Stephen-變態準-Curry。
勇士是NBA 11支建盟元老球隊之一,曾三度奪冠,湧現過Chamberlain、Barry等超級巨星。但他們上一次奪冠是1974-75賽季,上一次奪得分區冠軍是1975-76賽季,上一個例行賽MVP則是1959-60賽季的Chamberlain。一切輝煌盡在遙遠的昨日。
如今,27歲的Curry終於有機會用自己的瘋狂投射率領勇士重拾昔日榮光了:截至3月14日,勇士豪取51勝12負領跑聯盟;而作為最好球隊中的最佳球員,場均23.6分4.4籃板7.8助攻2.1抄截(抄截王)的Curry正朝著MVP穩步前進,但這遠不是Curry的極限。
就在三年前,Curry的職業生涯還籠罩著沉重的陰霾。在很多人看來,年紀輕輕就動過兩次腳踝手術的他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玻璃人,曾經發生在Grant Hill身上的悲劇似乎再度襲來,毀掉了又一個陽光少年。
但即便如此,勇士仍願意在Curry身上豪賭一把。他們先是放逐了苦心培養多年的Monta Ellis,放棄了火力誘人但隱憂重重的雙槍組合,以免風格相沖的Ellis阻礙Curry的進一步成長。
半年後,勇士又用一紙4年4400萬的合約留住剛剛傷愈復出的Curry。如你所見,這是一筆當時被許多人視為可能打水漂,如今被證明了廉價得有點像壓榨童工的超值合約。
從四年級開始,擺脫了踝傷夢魘的Curry開始踏著輕盈夢幻的舞步,用快如閃電的出手,投出無數讓人不可思議的神奇三分,創下單賽季三分球紀錄、拿下全明星三分王;奉獻出許多令球迷跪著看完的經典比賽,並一度帶領勇士打進分區半決賽。
這個看似瘦弱不堪,長著一張萌娃臉的少年又一次用實際行動回擊了質疑者的質疑,回報了堅守者的堅守。在長人如林的職業籃球圈,如Curry一般身板的球員注定了要經歷更多坎坷。
早在孩童時代,Curry就跟隨著神投手父親Dell Curry不時出沒在NBA賽場,不經意間復刻並最終超越了父親曾經走過的道路。用Dell的話說:“看著自己的兒子戰鬥在自己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真是美妙的夢想。”
除了Curry父子,NBA還有很多父子兵,如Walton、Barry、Bryant、Dunleavy。兒子或青出於藍,或難望其父項背,在位置、球風上則大多各具特色,像Curry父子一樣在球風上有師承關係的並不多。
為了衝刺籃球名校,八年級的Curry決定全力以赴投入籃球。為了改變因為腰部力量不足而不得不從胸前出球投籃的錯誤姿勢,Curry陪著父親苦練了一個夏天,一段時間甚至出現了投籃恐懼症。
重塑投籃手型的Curry在高三場均近20分,但瘦小的他根本不在杜克、北卡等名校的考慮範圍內,最終只能前往並不以籃球聞名的戴維斯學院。接下來的故事是,大一的Curry場均21.5+4.6+2.8令全美側目,大二的Curry率領黑馬戴維斯學院殺入NCAA八強,大三的Curry場均轟下28.6分成為NCAA得分王……
很快,Curry父子的關係從“Dell的兒子”,變成“Curry的父親”。儘管當Curry2009年宣佈參加選秀時,質疑聲仍不絕於耳,但慧眼識珠的老Nelson在第7順位毅然選中了Curry,併為之放棄了交易Stoudemire的計劃。
若不是Evans新秀賽季打出生涯巔峰數據(20+5+5),或許Curry就將提前攬下一項個人榮譽了。在老Nelson無比開放的進攻體系下,Curry的投射能力得到淋漓盡致的釋放,老帥也明顯偏愛這個充滿靈氣的小子。
就所經歷的總教練而言,Curry無疑是幸運的。從瘋狂科學家老Nelson,到傳統控衛出身的Jackson老爹,再到球員時代以三分見長的Kerr,他們的先後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Curry的瘋狂思維、控衛基因和三分技巧。
現在,當我們談論Curry時,談的最多的除了三分還是三分。繼Miller、Allen之後,Curry又一次讓三分這項基本得分手段成為引人注目的現象級話題。NBA現役裡也有許多神投手,但沒有人能像Curry一樣抓人眼光。
Curry的出手速度快人一步,那是他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為全身肌肉植入投籃記憶後的結果。而他尋找出手空間時“無中生有”的能力,靠的則是高人一等的球商和觀察能力。
除了三分,Curry獨具一格的高運球方式、用三分牽制對手防守後的妙傳同樣極具觀賞性。至於防守,在苦練對抗能力後,Curry的防守硬度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儘管常有充滿冒險意味的抄截。
回想2007年老八傳奇以來的勇士,你會不禁感慨Curry和這支球隊是如此般配,而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勇士才終於又有了配得上金州球迷歡呼的表現。
所以,如果你還認為Curry2012-13賽季的爆發只是一夜爆紅,那就大錯特錯了。Curry已經用連續三個賽季持續高漲的暴走狀態證明了自己絕非曇花一現的花瓶。
或許說Curry重新定義了投籃還為時尚早,但他無疑擁有名垂青史的潛力。當更多熱血青年執著於暴力扣籃時,Curry的閃耀讓更多人重新珍視起投籃這項古老卻仍有創新餘地的技術。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LeBron一樣扣籃,”Curry的大學隊友史蒂夫-羅希特說,“然而大部分人可以整天狂扔三分,假裝自己就是Curry。人們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或許這就是Curry存在於聯盟最重要的意義:讓更多人相信自己也可以像NBA巨星一樣打球,並愛上籃球這項運動。這種偶像的引導力量,另一個小個子也曾為我們帶來過——
183公分的Iverson讓人們堅信小個子也能在籃球世界裡縱橫馳騁,現在輪到Curry了。Steve Kerr說道:“Steph比聯盟裡任何球員更容易讓人產生情感聯繫。”
更可貴的是,Curry天生長就一張“無論犯什麼錯都能被原諒”的孩子臉(沒辦法,這就是個看臉的世界);性格謙遜但不失自信,安全無公害,極少惡言惡語,公認的好球員、好兒子、好父親,一如當年讓中產階級瘋狂著迷的Grant Hill——今年的全明星人氣王頭銜就是明證。
但就是在這張娃娃臉和凡人身軀底下,隱藏著現今NBA最致命的殺手。如此反差為Curry的人氣加分不少,這個少年每場比賽都在做著看起來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令粉絲為他神魂顛倒。
NBA誕生過許多經典殺手,比如痞子殺手Miller,又如儒雅殺手Allen。Curry與痞氣絲毫無關,稚氣的臉龐也看不出太多儒雅的氣質,更多的是“嘿,我要殺死你咯”的甜美模樣。
如今勇士有了最好的Curry,有了勢不可擋的浪花兄弟,有了厚度上佳的板凳軍團,但卻仍難輕言奪冠。不過就像Curry每次出手三分那樣,誰也難保必進無疑,但看起來總是充滿希望。
沒有理所當然、突然而至的成功,在一名球員成為焦點前,他早已在無人關注的角落裡前行了很久了。一支球隊亦如是。
就像Curry在2014年首次入選全明星賽時說的:“一路走來,每一步都是值得的,誰會想到呢?曾經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