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兄弟,最近好嗎?
圖一、圖二反映了兩名惺惺相惜的偉大球員相逢一笑,早已將場上勝負置之度外;在生涯暮年萬般皆已釋然,雲淡風輕得只剩下享受。
以上看圖說話純屬虛構。對Kobe Bryant和Tim Duncan這對羈絆19年之久的老對手來說,兩隊對壘,主題永遠只有一個:擊敗對手、帶走勝利、笑到最後。
NBA曾人為塑造過許多“一生之敵”,譬如Kobe vs Iverson、LeBron vs Anthony、姚明 vs Stoudemire,但大多因為時遇不同、能力有別而名存實亡。諸如Bill Russell vs Chamberlain、Bird vs Magic Johnson這種多次會師總冠軍的組合才堪稱一生之敵。
退而求其次,能在同一聯盟長期保持競爭力,且多次逐鹿季後賽的,同樣無愧於“一生之敵”的美譽。譬如Kobe和Duncan——誰叫他們在合計近40年的職業生涯裡從未轉過隊呢?
儘管一個是大前鋒(偶爾客串中鋒),一個是純到極致的得分後衛,但位置不同不足以割裂他們的羈絆。如果你還是不服——他倆瓜分了1999年以來17個NBA總冠軍中的10個,在季後賽擊敗對手的一方至少都殺進了總冠軍。
他們一個是1996年13號秀,一個是1997年狀元秀,20年後,一個磨礪成僅次於Michael Jordan的得分後衛,一個修煉成當之無愧的歷史第一大前鋒。他們之間、他們球隊之間的故事,數不勝數。
截至本賽季首次相遇前,兩人已在例行賽和季後賽同場競技79場。這兩屆新秀中的佼佼者,並駕齊驅、爭鬥不休近20年,不經意間聯手對抗了共同的敵人——時間。
曾經OK連線大戰聖城雙塔,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勝者為王,殺得天昏地暗。Duncan和O’Neal的巨人之戰,Kobe撕碎馬刺鋼鐵防線的犀利和落敗後不甘的少年淚,Fisher的0.4秒神蹟,禪師和Popovich的神算鬼謀,都是兩隊球迷難以忘懷的經典。
如今他們身邊的隊友來來往往:Kobe脫單多年,陣容頻繁更新換代;馬刺12年後重組雙塔,只是Duncan從當年的接棒者成為如今的傳承者,扮演起曾經海軍上將的角色。唯一不變的,只有鐵打不動的GDP+Popovich。
1997年,湖人超新星和馬刺狀元秀獲邀拍攝同一廣告,這是兩人的第一次交集。若干年後,Kobe笑著回憶道:“我們兩個就是相反的兩極,我們都有幽默感,但他幾乎一言不發,而我則四處喧鬧。”
相反的兩極,這大概是對Kobe和Duncan最貼切的形容。面對通往偉大的終極目標,他們選擇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卻令人驚喜地雙雙到達彼岸,為後來者提供了實現偉大的兩種可能。
Kobe英雄主義。他並非拒絕合作,只是可以獨闖龍潭解決戰鬥時,絕不假手他人。英雄情結譜寫了他古希臘神話一般的壯美,但也一手將他推向暮年淒涼的境地。
Duncan團隊至上。視數據、球權如浮雲,為了球隊不惜降薪,敞開胸懷迎納強力新援,歷史上比他更能定海神針般融入集體的巨星屈指可數。
Kobe好強。“黑曼巴”的稱謂不言自明,Kobe的侵略性一目瞭然於他的嗜血進攻、對待失和隊友的態度、和對手針鋒相對甚至睚眥必報的狠勁裡。
Duncan不爭。作為心理學高材生,“石佛”極少喜怒形於色,以至於當他偶爾啟齒微笑時,會招來裁判的雙T之禍。但據數據統計,Duncan近幾年傻笑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Kobe嚴苛。對揮霍天賦的隊友大加鞭撻,為了激發隊友的潛力極盡折磨之能事。也正因此,許多好手因為Kobe的存在而對加盟湖人望而生畏,只有World Peace、Barnes這類曾經槓上Kobe的硬漢才能得到Kobe的尊重,並在湖人立足。
Duncan是完美隊友。他用十數年如一日的以身作則、打情罵俏、賣萌惡搞贏得了幾乎所有隊友的心,並在2015年榮膺比兩座MVP、三座FMVP更實至名歸的大獎——年度最佳隊友獎。
Kobe華麗。曼巴舞步可能是Jordan之後最具觀賞性、最內外兼修的個人表演,並且有史詩級的單場81分、3節62分、連續50+、一次次單騎救主作支撐。
Duncan樸實。一個個擦板中距離、倚人鉤射、精準卡位,構成了重劍無鋒的大基本功。儘管也有過總冠軍爆砍21分20籃板10助攻8火鍋的高光時刻,但很少有人會將Duncan和逆天數據聯繫起來。
兩位領軍人物大相徑庭的風格決定了兩支球隊截然不同的生存狀態。作為西區最近20年最成功的球隊,湖人和馬刺交相輝映,球隊文化卻形同兩個世界。
湖人似海,翻湧沉浮。也曾如日中天,也曾沉浮落魄,O’Neal離開之後,湖人強勢與否全然繫於Kobe一人之身。可貴的是,球隊和個人都選擇了相濡以沫。
馬刺如山,巋然不動。他們已經創造了連續16年勝場50+的北美四大聯賽紀錄,考慮到江山代有人才出,聯盟格局變幻不定,這無疑是個細思恐極的成就。
Kobe和Duncan就這樣用兩種“背道而馳”的領導藝術率領球隊交替統治聯盟,最終都成長為名垂史冊的超巨。但在如此多的不同點之外,他們有著成為偉大球員的相同基因:追求極致。
Kobe的刻苦向來為世人所熟知,Duncan常青的祕訣同樣在於“自虐”。Popovich曾評價Kobe和Duncan道:“他們不需要任何外在的驅動力,而是不斷自我鞭策,對這項運動的熱愛讓他們走到了今天。”
他們都在即將退休時得到年輕球員露骨肉麻的膜拜。Kobe越來越樂於向晚輩傳道授業,尤其是和自己秉性相投的後生。至於Duncan,他甚至幹得出在比賽中悉心指導對手的事來……
他們都有過急流勇退的機會:Kobe本可在阿基里斯腱斷裂之後借勢離開,免去如今掙扎蹣跚的落寞;Duncan如在2014年帶著5冠光環功成身退,將是童話般的完美結局。但他們最終都選擇留下,誰能阻擋再來一次的誘惑呢?
就像Kobe在見證Duncan拿下第五冠追平自己時意味深長地說道:“我還想再和他打一次,我還想在季後賽跟馬刺較量一回。”距離Kobe上一次和Duncan在季後賽相遇,已經是2008年的事了,如今這一願望隨著湖人不見天日已經提前淪為奢望。
Kobe形容Duncan是“最棒的宿敵”,並以能和Duncan一起在競爭總冠軍中成長為榮;Duncan則評價Kobe是“絕無僅有的競爭者”,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和大多數老傢伙互訴衷腸時一樣,膩歪而感人。
這就是:一對宿敵,兩條道路,殊途同歸——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