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一批辛苦的球員要在這個闔家歡樂萬家團圓的日子出來賣苦力(還不給加班費),那在上頭欽定你聖誕節來單位加班時,是不是也應該先給個“為什麼要加班”的理由?
其實作為一個理念,聖誕大戰其實在NBA草創初年就已經存在,早在1947年,NBA就在聖誕節準備了3場比賽,但因為種種原因,參加過這三場比賽的6支球隊目前只有紐約尼克活到了現在,而這似乎也是在冥冥之中埋下了尼克“聖誕節加班之霸”的基因。
當然,有一說是,尼克能成為如今NBA歷史聖誕大戰第一主角,主要還是因為紐約當地作為美國最大猶太聚居區的區位優勢——在NBA甚至NCAA誕生之前,籃球被看做是猶太人的運動,因此選擇紐約和尼克作為聖誕大戰的主角,對於NBA的票房收入很有幫助。
迄今為止,NBA(以及前身)創辦70年,尼克打了50場聖誕大戰,但由於早年球隊實力並不突出,暴打紐約尼克曾一度是聖誕大戰上經常上演的戲碼。比如1961年聖誕大戰,雪城民族隊就血虐了尼克62分——這個分差至今仍可排進NBA例行賽歷史第4。
那早年NBA為什麼不能在聖誕節排一點實力相近的焦點戰呢?NBA攤手表示臣妾做不到。因為美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球隊主場之間間隔距離往往很長,加上當時交通運輸業並不如現在便利,所以排賽程一度是道難題,在六七十年代,聖誕大戰並不能像現在這樣面面俱到。
那這個賽程有多難排?舉個極端點的例子,作為NBA歷史上宿敵對決的開山鼻祖,Wilt Chamberlain和Bill Russell兩人十幾年生涯中連一次聖誕大戰都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放在如今不可想像,但在當時卻是NBA的常態。
另外,早年NBA聖誕大戰缺乏焦點還有一個原因則是球隊太少,像1965年,NBA一共安排了8支球隊打聖誕戰,但當時聯盟總計才11支球隊,因此聖誕戰相比例行賽也顯不出什麼特殊的地方,所謂針對性的安排也經常只能馬馬虎虎湊合過去了。
聖誕戰真的打響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NBA吞併ABA,NBA開始對整個北美市場進行整體佈局,把聖誕大戰作為品牌來做就是其中的一環,而聖誕大戰中第一個被設立起來的固定項目就是紐約同城——自1979年開始,NBA在連續6個賽季裡有5個賽季在安排了籃網打尼克的紐約同城聖誕大戰。
這樣做的推動效果老實說屬於差強人意,雖然尼克和籃網當時實力達不到聯盟一流,但留下了1984年一場經典對決,當時尼克隊的Bernard King全場狂砍60分,創造了聖誕大戰的紀錄。
在廣推紐約同城的同時,聖誕大戰的規格也在慢慢定下來,1983年,NBA將聖誕大戰的場次縮減為2場(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聖誕大戰都保持了這個數量),最早搭配紐約同城的是湖人對陣拓荒者——兩個一年前季後賽的對手。而這也為日後聖誕大戰選角設定了標準。
1985年,聯盟終於暫停了紐約同城,取而代之的是尼克大戰塞爾提克——因為該年Ewing作為狀元加盟尼克,而Larry Bird & Kevin McHale領軍的塞爾提克正是去年的東區冠軍,聯盟非常希望用綠軍來驗一下Ewing這個美國未來中鋒希望的成色。
結果這場比賽打出了極高的質量,尼克經過雙延長完成25分大翻盤以弱勝強,Ewing砍下生涯首個單場30+,而塞爾提克三叉戟Bird、Mchale和Parish也都分別打出了20+10的數據(雖然命中率慘不忍睹),聖誕大戰就此徹底打響。
於是在第二年,尼克再度作為主角登場聖誕大戰,配菜則是人氣飆升的Jordan和他的公牛,最終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這一戰成為了聖誕大戰的另一場經典戰役——全場砍下28分17籃板的Ewing終場前用一記補籃完成絕殺,讓Jordan的30分化為泡影,而這場比賽也開啟了尼克和公牛糾纏十餘年不休的宿敵對決。(這也是Jordan唯一輸掉的聖誕戰)
除了打造宿敵,強化恩怨也是聖誕大戰的慣用手法,1986年,76人將Moses Malone交易到了子彈隊,於是該年聯盟馬上就安排了兩隊直接對決的聖誕大戰,結果Mose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斬下28分21籃板5火鍋的怪獸級數據手刃老東家,也算為聖誕恩怨畫上了值得紀念的一筆。
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電視轉播業的興起,聖誕大戰越來越受到聯盟重視,而公牛隊也藉著這股東風成為了最受聖誕大戰歡迎的球隊——從90年到97年,公牛在8個賽季裡打了7個聖誕大戰,是聯盟裡不折不扣的聖誕寵兒。
90年一戰,公牛的對手是之前一直橫貫在其與冠軍之中的活塞,而為了突出這場比賽的重要性,NBA甚至把該年的聖誕大戰專門砍掉一場,集中全部精力報導Jordan對陣壞孩子。
這場球最後變成了Jordan邁向自己皇座的階梯——全場Jordan怒斬38分帶隊擊潰活塞。5個月後在季後賽,Jordan更是帶隊橫掃活塞殺入決賽,然後他們在決賽中擊敗Magic Johnson的湖人,MJ第一次捧得冠軍。
而91年一戰,公牛的角色已經從挑戰者變為王者,接受新綠軍的挑戰——聯盟當時選擇這組對決頗有深意,因為綠軍此時在Reggie Lewis的帶領下已經有復甦之勢頭,而在上個賽季3月份的例行賽中,Lewis更是一場給了Jordan 4個火鍋帶領綠軍擊潰公牛,聯盟非常希望就此打造出新一組宿敵對決。
(4記火鍋)
當然,強大的公牛還是依靠整體實力擊敗了塞爾提克,但Lewis還是對Jordan送出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防守——Lewis只讓Jordan得到了14分(Jordan聖誕戰最低分),自己砍下20分,這樣的數據對比也不禁讓人對未來產生遐想。
然而天不遂人願,Reggie Lewis在93年因為心臟病猝死,這組聯盟原來十分看好的宿敵對決就此夭折,綠軍也就此進入黑暗的衰退期。
之後幾年,聯盟的聖誕大戰安排基本都是照著上一年焦點系列賽的重演,其中包括了公牛對尼克,以及金塊打超音速這種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挑事大對決。
1996年活塞戰公牛則成為了例外——此前一年,紳士Grant Hill以新人之姿加入聯盟,立刻靠自己的形象氣質和超強的實力成為全明星人氣王,並被認為是Jordan的接班人,因此1996年的聖誕大戰聯盟乾脆安排兩人直接對決。
最後這場球打出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Hill斬獲27分8籃板2助攻,Jordan 23分10籃板帶走勝利。稍微有點搶戲的就是撈了22個籃板並試射了一發三分的Rodman。
事實上,彼時聯盟對於Hill一度給予了極大的期望,希望藉助他的個人氣質來緩解NBA在公眾心中“越來越髒、越來越醜陋、越來越暴力”的形象,因此在2000年他逃離活塞轉會魔術後,NBA馬上安排了新的聖誕大戰。
然而,Hill的傷病卻讓他只能作壁上觀,這反而成全了T-Mac,在自己的第一場聖誕大戰裡,T-Mac面對溜馬鐵桶陣狂砍43分7籃板9助攻,一舉刷新了當時他的個人生涯的得分紀錄。
之後幾年Hill打打停停,但聯盟依舊癡心不改還是給他安排了02年的聖誕大戰,對手是老東家活塞,終於,這次Hill得以出戰,但身體嚴重受損的他17投僅3中得10分,根本不復往日風采。只能看T-Mac繼續展現得分王風采,怒砍46分了事。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NBA聖誕大戰場均得分王,T-Mac個人職業生涯的3次聖誕大戰之旅中唯一設定其為主角的,反而只有2003年這次對陣LBJ,在這場比賽裡,T-Mac得到41分8籃板11助攻並帶隊獲勝,好好給年輕的LBJ上了一課。
“我當時簡直是在仰望他。”日後回憶起這場比賽時LeBron這樣說,雖然他當時也得到了34分6助攻的不錯數據。
詹皇跟T-Mac影片:
https://youtube.com/watch?v=ykAP2eh-y4Y
而就在當時東區強行造星連續失敗時,西區卻因為湖人的存在使得聖誕大餐變得異常容易選擇——從1996年鯊魚西遊帶來一次聖誕大戰後,除了1997年讓位火箭-爵士以外,湖人參加了其他所有的聖誕大戰(以及今年)。
大活寶Shaquille O’Neal+話題人物Kobe Bryant,這樣的組合不僅讓湖人隊的實力一直處在聯盟頂峰,更讓他們成為了全聯盟關注的焦點,既然能者多勞,聖誕節加班自然也就成了他們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過,相比Kobe這樣的勞動模範,O’Neal畢竟還是狡猾了點,2001年聖誕大戰,他就因傷缺席,讓本來設計好的AI大戰OK變成了戰神單挑小飛俠。
結果那場比賽最終變成打鐵大戰,雖然湖人獲勝,但Kobe全場只得到12分,至此,Kobe聖誕節一條蟲的印象也開始成為球迷之間調侃的小梗。
而2003年姚明參加的這次聖誕大戰就更加加深了這種印象,在這場比賽裡,Kobe 26投只有9中,O’Neal被一招頂人+包夾搞得鬱悶不已,F4湖人就這麼輸給了火箭。
2004年之後,隨著Kobe鯊魚的分道揚鑣,聖誕大戰正式進入持續三年的跑車撞大牆節奏。
而當2008年聯盟正式將聖誕大戰擴容之後,類似魔術打黃蜂這樣的墊場賽也開始進入聖誕大戰的序列中,一個新的時代也算就這樣開始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