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NBA現役所有球員,包括宣佈退役的Kobe算在內,用時光機回到他們剛是新秀的時候,若我是NBA球隊總經理,我的首選不是Kobe,不是LeBron James、Kevin Durant,而會是Tim Duncan。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我都會這麼說。
平常好像我很少提到Duncan,但怎麼就給了他這麼高的評價?因為他就是很平淡的存在,以至於沒什麼故事可寫,就像日常生活需要的空氣跟水一樣,你會特別去提到嗎?但他就是如此重要。在我眼中,如果要選擇一個球隊的基石球員,沒有比Duncan更為合適,不論他是年輕時、還是到遲暮之年,他都很適當的在球隊裡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
這是很了不起的事。
第一次看到Duncan,約是在1995年左右,我記得那天正好偷跑去朋友家抽煙,結果電視上正好在播NCAA的比賽,當時Duncan就是Wake Forest的球員。當時Duncan就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言這個人未來會是選秀狀元。到1996年時,如果他當時棄學,就已經鐵定是選秀狀元,要知道96那一批是NBA選秀史上最輝煌的一代之一。
(圖片來源)
我上次採訪Duncan已經是10年前的事了。第一次碰到Duncan,是2002年,我第一次去全明星賽的時候。當時還記得我在圓桌採訪完一個球員後,往後一退,不小心踩到了Duncan的腳。我回頭一看,他用他的兩隻眼睛就這麼瞪著我看,急忙說聲抱歉就閃了。當時他也沒說話,就這麼瞪著,可能因此被詛咒了吧…。上一次見到他已經是2006年休士頓全明星賽了,當時是adidas組織了媒體採訪他們的球星,於是包括T-Mac、Duncan與Kevin Garnett都在一起。當時Duncan與KG一道,總覺得他不算太健談,但是態度很和善,採訪起來並沒有什麼壓力。
Duncan為什麼叫「石佛」?可能很多人不清楚。「石佛」是中國媒體特有給他的外號,當Duncan最強的時候,剛好也是韓國圍棋高手李昌鎬稱霸的時候,而李昌鎬的外號就叫「石佛」,所以不知道是誰把這外號套用在他身上了。李昌鎬不論贏棋輸棋,不論局勢優劣,始終是一個表情,因而得名,用在Duncan身上剛好也很合適。
Shaquille O’Neal說,Duncan是NBA史上最偉大的大前鋒。但對於這個問題,我始終有意見:我有意見的是,他打中鋒的時間一點都不比他打大前鋒短。說他是史上第一大前鋒我絕無疑問,但說他是史上最好的中鋒之一,我認為亦可成立。事實上,當年Duncan進入NBA與David Robinson形成馬刺雙塔時,真正更多前鋒動作的是Robinson,Duncan比他更像中鋒。不過不管是什麼位置,只是一個符號而已,記得他不論在那個位置都堪稱偉大,這就夠了。
Duncan是我見過的NBA球員中,第二個講不出他的獨門絕學、卻在心目中長留這麼久的超級巨星。像Shaq,他的力量無人能及;Iverson、Kobe,都有令人驚豔的得分能力與堅強鬥志;LeBron James,過人的身體素質與全面球技;Stephen Curry,超強的投籃神技等等。但你記得Duncan的特別技術嗎?除了一手打板(那實在是再平常不過的基本功)外,真的說不出什麼了。
但是,我視他為內線球員的教科書,真正的把基本動作做到極致,然後有那種「大刀無鋒」的感受。Duncan不論在高位與低位,他的視野、觀念與動作都是最標準的,如果把他的比賽影片濃縮起來,絕對可以當中鋒教材。第一個給我有這種感覺的人,是John Stockton,這兩人在很多方面都給我一樣的感覺。他們不需要很誇張的技術,也不需要炫目的絕招,就連扣籃、投籃,看起來都很平常的事。他們這種「平凡中見偉大」的本事,我不曉得在未來的NBA裡還要等多久才能再見到。我覺得很難了,現今的NBA球隊有多少年輕人根本底子還沒打好就投入到NBA戰場了?特別是內線球員,想再找一個Duncan,恐怕比找下一個Kobe、下一個LBJ要更難。
(圖片來源:Basketball Forever)
我最敬佩Duncan的地方,除了他樸實無華的技術卻可以運用得如此有效外,他在職業生涯各階段扮演的各種在球隊裡的角色,他的甘之若飴。從球隊核心,到退居幕後,他都完美表現。
在他剛入NBA時,他跟David Robinson正努力要贏下一個NBA總冠軍。2000年時,他的第一個新人合約即將到期,也成了自由球員四處逛了一圈後回到馬刺。當時,馬刺已經把棒子交在他手上。等等慢慢的他年紀漸長後,球隊的攻擊重心由內轉外,Tony Parker與Manu Ginobili都成熟了,Duncan又完美的將球隊攻擊核心交到後場。當GDP三人皆年紀大後,新的力量又起,Duncan等於是幫了Gregg Popovich完成了球隊內部的政權轉移,而且擔當了精神領袖。他不多話,但以身作則,完美的建立了馬刺的球隊文化。至少這點偉大,我認為聯盟中是沒有任何球星可以與之比較的。
你可以說他old school,但他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建立了馬刺強大的十九年。Duncan加盟十九年,每一年馬刺隊都勝場超過50場(除了封館例行賽僅有50場的1998-99賽季外),每一年都打進季後賽。六次打進總決賽拿下五個總冠軍。有比他更完美的球隊基石嗎?
Duncan最後選擇低調的方式離開球場,我不覺得有什麼落寞。因為是他,選擇這種方式是最符合他個性的。從他進入聯盟以來,我未曾聽聞他有任何的負面消息,未曾聽聞他與哪個隊友不和。這樣的模範生,不會是聯盟的吸票機,也不會引起太多討論;然而,他就是在以他的方式打他的球、過他的生活。
退役後的Duncan會做什麼?我也不看好他會去做個教練。也許有機會會變成一位像Hakeem Olajuwon,頂多自己開班授課,做做私人教練或是開個高端訓練營之類的。但對於聖城,Duncan是個無可取代的標竿性人物。像這樣的人物,NBA是退一個少一個。年輕球員的想法和他們是不同了,也很難再找到了。
說再多的話,再多的讚譽,都無法形容我對Duncan的尊敬—這是我一直想對Duncan說的話。靜靜的看著他離開球場,離開NBA這舞臺,然後在心裡永遠銘記他的偉大,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