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戰4-1淘汰雷霆,對於火箭來說總算可以稍微喘口氣了。不過晉級第二輪對他們而言,僅僅只是前進道路上通過的一道關卡,若想要走的更遠,必須先從第一輪的比賽開始檢討,就這個系列賽而言是否存在有待解決的問題呢?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這支火箭最大的問題在於「D’Antoni喜愛的八人輪替陣容」。
先發五虎+替補三劍客=D’Antoni喜愛的模式
季後賽首輪對上雷霆,D’Antoni的模式便是八人輪替,5場比賽下來,Trevor Ariza場均38分鐘,James Harden場均37.4分鐘,Ryan Anderson場均28.6分鐘,Patrick Beverley場均27.6分鐘,Clint Capela場均22.2分鐘;而三位替補Eric Gordon場均33.4分鐘,Louis Williams 28.4分鐘,Nene場均22分鐘。8名球員,幾乎分配完了所有的出場時間。至於其他球員只有在首戰垃圾時間登場亮相,其餘幾場比賽,只有在板凳揮毛巾的份。
事實上,每每關鍵時刻,D’Antoni便會採用8人,甚至7人輪替,季後賽開打前,他在接受《休士頓紀事報》的採訪時便明確表示,「我們會在季後賽使用8人輪替。」有趣的是,在D’Antoni在2012-13賽季執教湖人時期,衝擊季後賽階段甚至使用過喪心病狂的7人輪替。「對於我們來說,疲憊不是問題,輸贏的關鍵,只在於球隊能否發揮出自身的水準。」
從教練生涯開始至今,D’Antoni至始至終都不認為7人或8人輪替會對球隊造成什麼影響。
再把時間線向前推,2004-05賽季的太陽,D’Antoni的用人更為瘋狂,進入到季後賽,Marion場均42.3分鐘,Nash 40.7分鐘,Amar’e Stoudemire 40.1分鐘,Joe Johnson 39.4分鐘,Quentin Richardson 37.6分鐘,Jim Jackson 31.6分鐘,Steven Hunter則是14.2分鐘。如果將場均出場時間低於15分鐘的Hunter視作可有可無,這幾乎就是一套瘋狂的6人輪替。結果,那支看起來很美的太陽前兩輪過關斬將,順利晉級,卻在西區決賽以1-4輸給馬刺。
到了2005-06賽季,同樣是MVP控衛Nash領軍,D’Antoni依舊使用7人輪替,先發五虎外加Leandro Barbosa,場均出場時間都超過了30分鐘,排名第七位的James Jones,場均出場時間17.7分鐘。最終,這支太陽又在西決中以2-4輸給小牛,無緣總冠軍賽。
很顯然,7-8人輪替的理念,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刻在D’Antoni的腦海裡。從12年前的執教太陽到如今的執教火箭,始終未變。而從數據對比來看,D’Antoni可以說已經「大有進步」,至少,他不再像當年執教太陽時,讓先發五虎出場時間直逼40分鐘了。
但問題在於,這種模式真的可行嗎?
季後賽漫長,恐遭遇體能危機
季後賽是一個漫長的旅程,尤其是對於火箭這種志在爭冠(至少總管Daryl Morey是這麼認為的),希望能在季後賽走的很遠的球隊而言,合理分配體能,無疑是十分重要的。畢竟季後賽場場關鍵,對於那些老將們來說,隨著賽程的深入,體能方面必然會出現一些瓶頸。這就需要合理分配他們的出場時間,以便於讓老將們保持高效率。
在目前的火箭陣營裡,Nene34歲,屬於更衣室「家長」,Ariza 31歲,Williams則是30歲,這三名球員,都已經到了老將的年齡。其中Nene在首輪系列賽裡打出了驚人的表現,場均貢獻13.6分6.6籃板,命中率高達84.8%。不過隨著季後賽賽程的不斷往後,巴西老兵還能維持這樣的高檔演出嗎?
除了老將外,相對年輕的球員,也會在不斷推進的季後賽裡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Harden,在第三場比賽中扭傷腳踝,導致第四場與第五場比賽中,個人發揮均不理想。這同樣是由於出場時間的累積,而導致的隱患。當然了,有時受傷確實再說難免,但如果能相應的減少一些出賽時間,則可以大大降低受傷的機率。
考慮到目前馬刺以總比分3-2領先,有望晉級下一輪,因此火箭可能會在西區準決賽裡與馬刺相遇,這意味著8人輪替,將與馬刺的全員皆兵相遇。以寡擊眾,火箭這8位壯士能否頂住對方的車輪戰?是個問題。同時假設火箭若能晉級西區決賽,8人輪替能否扛住更高強度的對抗,又是個問題。畢竟D’Antoni當年執教太陽,便先後兩次在西區決賽敗陣。
順帶需要指出的是,火箭在這8人輪替裡,有個最致命的隱患—小前鋒。
誰能為Ariza分擔壓力
在火箭目前的8人輪替體系裡,Ariza是出場時間最多的球員,場均38分鐘,甚至比Harden的負擔更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Ariza是這套陣容裡唯一的小前鋒。一旦他下場休息,便只能由Harden頂到三號位。但如此一來,勢必會給Harden製造更多的負擔。
Ariza倒是任勞任怨,但長時間出賽導致他在進攻端的效率大大下滑,與雷霆的5場系列賽,Ariza場均6.2分4.6籃板,命中率只有可憐的34.4%,三分球命中率18.8%,相比例行賽,Ariza的得分與三分球命中率幾乎跌了一半。這便是讓Ariza出場時間過多所帶來的必然後果。而隨著賽程的深入,Ariza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畢竟馬刺、勇士甚至是灰熊,都擁有全明星級的小前鋒。從Durant到Leonard,再到Hayward,堪稱「豪華小前鋒套餐」。
在這種狀況下,讓Ariza一個人獨自扛顯然是最無謀的選擇,但對於D’Antoni來說,在目前的8人體系裡,Beverley、Harden、Gordon與Williams都是後衛,Capela、Anderson與Nene則是內線球員,正宗的小前鋒,就只有Ariza一個。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D’Antoni做出抉擇。如果堅持使用8人輪替,那麼Ariza就得繼續死命的扛到底,畢竟讓Harden,甚至Gordon出現在三號位上,等同於羊入虎口;而另一個辦法,就是改變固有的輪替,使用9人輪替,畢竟在例行賽裡因左手骨折的Sam Dekker,有望在在季後賽第二輪復出。在自己的IG上,Dekker便表達了早日回到賽場的渴望,「已經缺席三周了,正努力讓自己像金剛狼一樣(快速恢復)!每天都在變得更好!」即使Dekker無法趕在次輪開打前復出,Troy Williams是否可以嘗試一下?這名球員運動能力相當出色,也具備防守的意識與意願,至少他可以扮演「人肉炸彈」的角色,對即將到來的明星小前鋒群,進行必要的消耗、騷擾與犯規。
目前的一道選擇題,擺在D’Antoni面前,他會做出怎樣的決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