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人以132-130擊敗騎士,對76人來說,這場比賽有點虎頭蛇尾,結束得並不完美,但卻意義重大——76人在贏得今天的比賽過後,排名上升,暫居東區第三,鞏固季後賽首輪主場優勢的同時,季後賽晉級之路也順暢許多,同時把勁敵騎士推向了不利的境地。換言之,這是一場可能會影響東區季後賽格局的比賽。
不完美卻非常重要的比賽
76人擊敗騎士的比賽稱不上完美,他們這場比賽展現出了自己的天賦和板凳深度,卻仍然沒有改掉虎頭蛇尾的老毛病。這一戰打到第二節剩2分11秒,Ersan Ilyasova 2罰全中後,76人以75-45領先30分,牢牢掌控場上局面。這時的76人,攻守俱佳,儼然有了超級強隊的氣勢。
下半場風雲突變,76人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出現問題,第三節單節讓騎士得到43分,單節淨負16分,第四節最後關頭一度被騎士將分差縮小到1分。如果不是LeBron James 3罰1中,這場比賽將進入延長,勝負難料。從領先30分到險些被逆轉,76人整場的表現有如雲霄飛車,不光是今天的比賽,他們之前也有這樣的問題。
臺北時間2017年11月19日,76人在116-124輸給勇士的比賽中,第一節瘋狂轟下47分,一度領先勇士多達24分,但最後被勇士逐漸蠶食領先優勢,然後被逆轉。一些其他的比賽,76人打強隊的時候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開局如狼似虎,最後時刻一看分差卻不到5分。
76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核心球員太過年輕,缺乏一個能掌控全場的老將領袖,這讓他們無法保持穩定。76人現在也有幾名老將,比如說Redick、Ilyasova、Belinelli等等,但這些球員都稱不上真正的老將領袖,他們的職業生涯基本上都是角色球員,在球隊更衣室內沒有多少話語權,領袖能力有限。
76人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在2018年夏天利用頂薪薪資空間,引進一名明星級別的球員,就是等Ben Simmons和Joel Embiid成長。Simmons和Embiid這兩個年輕人,本賽季的表現已經夠讓人驚豔,其中Embiid入選全明星,Simmons打出全明星級別的表現(比Kyle Lowry打得更好一點),他們兩個都是未來的超級巨星。
76人擊敗騎士的表現稱不上完美,卻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在Embiid臉部骨折手術的情況下。76人贏得這場比賽後,連勝場次來到13場,排名升到東區第三,領先騎士半場勝差,而騎士被擠到東區第四。不要小看東區第三和第四的差別,這可能直接影響2018年東區季後賽的格局。
假如東區前四的球隊都晉級第二輪,76人和騎士現在的排名差別很大——76人排名第三,如果他們晉級的話,第二輪對手很可能是Kyrie Irving賽季報銷的塞爾提克,勝算明顯要比面對暴龍高;騎士現在排名第四,他們第二輪就將面對兵強馬壯和隊史最強的暴龍,局勢不太樂觀。
從以上角度來說,76人現在排名東區第三,只要Embiid儘早復出,他們晉級東區決賽的可能性就高了一點。那76人現在處於什麼水準呢?他們還是我們印象中那支積貧積弱的著名弱旅嗎?
76人鹹魚翻身蛻變成強隊
Embiid臉部骨折後,很多人對76人的前景不看好,認為這支球隊實力大減,可能會失去季後賽首輪主場優勢,但是76人接下來衝出一波5連勝,包括今天擊敗騎士。在Embiid缺陣過程中,76人的陣容和實力有三點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包括Simmons的天賦、出色的板凳深度和Markelle Fultz出色的個人能力。
一、Simmons的天賦。如果讓教練們再選一次全明星東區替補,如果讓NBA主席Adam Silver再選一次全明星傷病遞補人選,Simmons現在一定可以入選。過去5場比賽,Simmons打出場均大三元,得到18.2分10.6籃板10.4助攻2抄截1火鍋,命中率高達64.6%,罰球命中率為50%。
對上騎士,Simmons面對NBA歷史上最全能的球員之一LeBron James,打出非常全能的表現,整場17投12中,得到27分15籃板13助攻4抄截,只有3次失誤。Simmons整場比賽無論是進攻選擇,還是組織傳球都是頂級水準,展現出自己的進步。
賽季初,Simmons的進攻選擇、出手時機和處理球的速度都還有問題,去年10月26日76人敗給火箭的比賽,Simmons最後時刻葬送逆轉的機會。現在幾個月過去了,Simmons的進步顯而易見,這種可怕的球商和悟性,讓人想起一句話「天空才是他的極限」。
二、出色的板凳深度。寫這個問題前,有必要提一個背景故事,那就是馬刺體系的管理層、教練和球員,已經在聯盟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助,已經開始影響聯盟格局。以76人來說,他們的總教練Brett Brown是Gregg Popovich的得意門生,Brown曾經在提到波波的時候,露出滿滿的感激之情。
現在76人板凳2名最重要的老將Belinelli和Ilyasova都是馬刺體系出來的球員。Belinelli曾經在馬刺效力過,還是球隊悍將,幫助馬刺贏得2014年總冠軍,後來效力過同為馬刺體系的Mike Budenholzer教練(老鷹教頭)。Belinelli 2018年2月10日被老鷹裁掉,13日加盟76人,成為76人板凳最重要的球員之一。
Belinelli 現在處在生涯最好的階段,他的身體狀態、精神狀態和出手決心都處於巔峰,2017-18賽季在76人期間,場均得到12.9分1.6籃板1.5助攻,投籃命中率51.1%,三分命中率38.4%,場均投進1.8記三分。過去5場比賽,Belinelli 場均得到18.4分2.8助攻2.2籃板,投籃命中率54.8%,三分命中率42.9%,場均投中3記三分。
Ilyasova也是馬刺體系教頭Budenholzer的舊將,他和Belinelli一樣,都是在老鷹擺爛下的犧牲品,被老鷹裁掉去季後賽球隊打球,爭取總冠軍和下一份大約。Ilyasova加盟76人後,場均得到10.1分6.3籃板1.5助攻,投籃命中率43.2%,三分命中率34.8%,過去5場比賽場均得到15.6分10.8籃板2助攻,投籃命中率44.3%,三分命中率34.5%。
因為Belinelli和Ilyasova 2個實力老將的存在,76人的板凳深度得到極大提升,他們今天對騎士能一度領先30分,就是靠這兩個老將。從這個角度來說,相比賽季初板凳實力的不足,現在76人的板凳已經相當出色,可以幫助76人擴大甚至鞏固領先優勢。
三、Markelle Fultz出色的個人能力。當屆實力狀元只能從板凳出發,這顯得太過奢侈,這恐怕只有在天才雲集的76人才會出現——Fultz確實天賦超群,但在天賦更變態的Simmons面前,不得不甘拜下風,出任76人替補控球後衛。Fultz本賽季飽受傷病困擾,但他復出後仍然展現出了自己的天賦,過去5場比賽場均得到7.6分3助攻,投籃命中率50%。
Hinkie模式從被唾棄到被效仿
Sam Hinkie出任76人總經理期間,堅決進行擺爛,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擺爛,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在2016-17賽季之前,76人一度連續3個賽季不到20勝,其中2015-16賽季更是只有10勝72負,是聯盟那段時間最弱且讓人看不到希望的球隊。在此期間,Hinkie採取了各種手段進行擺爛,比如說,他在球隊剛有化學效應要贏球的時候,立即交易掉核心球員,主動打亂球隊。
76人這種擺爛模式飽受批評,被嘲笑為Hinkie模式,NBA官方為了限制這種情況出現,直接對樂透制度進行改革,減低戰績最差球隊獲得狀元籤的機率。但是嘲笑歸嘲笑,Hinkie模式最後竟然成功了,他們靠擺爛得到了Embiid和Simmons,成功進行了重建,2017-18賽季終於擺脫無緣季後賽的尷尬命運。
比較諷刺的是,聯盟各隊總經理過去都在嘲諷Hinkie模式,2017-18賽季卻有很多球隊開始效仿Hinkie,主動擺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灰熊和獨行俠兩支球隊,灰熊賽季初看不到希望後,立刻炒掉總教練,換上沒有什麼執教經驗的Bickerstaff,同時讓核心球員Mike Conley大休,成功進行擺爛。
獨行俠的擺爛模式更是誇張,球隊教頭Rick Carlisle私下和老闆Mark Cuban是非常要好的朋友,Cuban授意之下,Carlisle堅決執行——獨行俠本賽季雖然天賦不足,但是攻防非常有紀律,他們在這種紀律性支撐下,前三節通常打得很好,然後第四節突然開始放水,變得不會打球。Cuban在這個背景下公開承認擺爛,然後被聯盟重罰。
可見,Hinkie模式雖然被嘲諷,但是76人能夠完成重建,他其實功不可沒。如果將來76人能夠真正復興,相信76人會有很多人感謝Hinki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