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年度最佳新秀吧,除非你去問Donovan Mitchell,否則這個獎項的歸屬已經失去懸念。今年是屬於新秀的一年。球迷們紛紛湧向拉斯維加斯夏季聯賽,就為了看一眼湖人新後衛Lonzo Ball和他那同樣出名的鞋。Markelle Fultz神祕的肩傷和出了故障的跳投牽動著從76人球迷到管理層的心。雖然大多數專家在例行賽結束前就給Ben Simmons戴上了年度最佳新秀的桂冠,Mitchell還是活生生地把這個獎項的評選變成了關於「新秀」一詞字面意思的辯論。
今年的新秀(是的,包括Simmons)對聯盟的影響並沒有隨著例行賽的結束而結束。Jayson Tatum在打入東區冠軍賽的塞爾提克隊中拿下了最多的季後賽得分,Simmons成為繼魔術強森之後第一位在新秀賽季季後賽中拿下大三元的球員,Mitchell在他生涯的前七場季後賽中均拿下20+,在他上場的全部11場比賽中有9場得分20+。我們總是說,經驗對於在季後賽中獲得成功非常重要,但這一群新秀打破了這個常識。
自從1983-84賽季季後賽擴軍至16支隊伍以來,從來沒有像今年那樣,有超過一名新秀參加了超過一輪系列賽,還能夠場均拿下15分,而今年有三個。讓我們再進一步比較,去年季後賽得分最高的新秀是亞特蘭大老鷹隊的Taurean Prince(場均11.2分)。前年是印第安納溜馬隊的Myles Turner(場均10.3分),第二名是當時在達拉斯獨行俠隊的前鋒Justin Anderson(9.4分)。再前一年則是25歲的籃網大齡新秀Bojan Bogdanovic(場均10.3分)。這些球員沒有一位贏下過一輪系列賽,也沒有誰能在他們的系列賽中打上什麼印記。而今年季後賽,幾乎每晚你都能看到一個一年級新秀帶領著他年輕的隊伍努力廝殺著。
儘管猶他爵士在當地時間週二被淘汰了,Mitchell的光芒也無法被掩蓋。他對球隊的影響鮮有前人能做到:在NBA歷史上,新秀賽季即能進入季後賽第二輪且場均得分比Mitchell高的只有賈霸(他那時候的名字還是Lew Alcindor))、Wilt Chamberlain、George Mikan和Elgin Baylor,這些人的新秀賽季都在1970年以前。
在首輪對上雷霆時,Mitchell和Russell Westbrook的得分輸出幾乎相同(整個系列賽威斯布魯克拿下176分,Mitchell拿下171分),Mitchell的投籃命中率還高於這位去年的MVP,並經常在轉換進攻中追著打擊後者。Mitchell一次又一次地撕開雷霆的防線,讓全明星防守人成為他的集錦背景板。在送雷霆回家釣魚的第六場比賽裡,這位新秀拿下38分。
第二輪,火箭壓制了爵士卻無法鎖死Mitchell,還是讓他每場拿下將近20分。Mitchell還在G5的第三節突然開始砍分,單節拿下20分,給了爵士多贏一場的希望。這是他這個賽季最驚豔的夜晚。
去年夏天,在Gordon Hayward出走波士頓之後,Mitchell獲得了無限的進攻開火權,而我們接下來要談的這位新秀也是因為親愛的Gordon Hayward而獲得了大量上場機會。隨著Hayward在賽季開始第五分鐘即受傷報銷,Kyrie Irving在3月也加入報銷團,Marcus Smart因為拇指受傷缺席了首輪前四戰,Tatum需要承擔起帶領球隊得分的重任。就像是第一次出去野營就被當成了領隊一樣。值得稱道的是,Tatum打起來簡直就是個30歲的老油條,每場出戰35.2分鐘,而且從首輪對上公鹿的G5開始,每一場都能拿下20多分。對上76人的首場比賽,他綻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40分鐘16次出手拿下28分。
而新秀三人組的最後一位——Ben Simmons,則和前兩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Tatum、Mitchell不同的是,Simmons的主要任務不是得分,而是除了得分其他啥都幹。Simmons不會投籃,他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幾乎從不投籃。但他所做的其他一切對76人都很重要。和塞爾提克的系列賽裡,迷茫的Simmons幾乎成了壓死76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對上邁阿密熱火時,Simmons和例行賽的他沒什麼區別,場均18.2分,10.6籃板,9助攻幫助費城對邁阿密完成紳士橫掃。但是塞爾提克把Simmons活活變成了一個半場球員,逼迫他投籃,一進內線就死死鉗住他。就這樣,Simmons迷失了,他的球隊也一樣。
就算第二輪表現低迷,Simmons仍然拿下了大多數新秀都會滿意的數據:場均16.3分,9.4籃板,7.7助攻。歷史上能在新秀賽季季後賽拿下15+7+7的除了他就只剩魔術強森和Chris Webber了。
除了成功之外,真正讓這些新秀脫穎而出的,是他們承擔的責任。他們每個人在季後賽的進攻機會率都超過了20%,這意味著他們在場上的出手機會是高於場上五人的平均值的。上一次能有三個新秀在季後賽裡做到這一點還是在2004年,那是03黃金一代新秀的第一次季後賽。那屆選秀的狀元認為這兩年(03一代和17一代)的新秀相似度頗高。
「看看今年的這些新秀吧……這可能是03一代之後最好的一屆了。」LeBron James在採訪中說道。
"You look at the rookie class this year… it's probably the best since 2003." – @KingJames pic.twitter.com/FrKIFFKpFO
— NBA TV (@NBATV) May 8, 2018
但是LeBron James並沒有進入2004年的季後賽,當年Paul Silas執教的看克里夫蘭騎士以35勝47負的戰績無緣季後賽。(當年那三位進攻使用率在20%以上的新秀是Dwyane Wade,Carmelo Anthony和達拉斯的Marquis Daniels,後兩位沒能贏下哪怕一輪系列賽)今年這三位新秀表現如此優異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都是樂透秀,他們自己的實力加上好運氣幫他們都跨過了第一輪。
Simmons和首輪G3之後再沒出過場(在那之前也很少上場)的Fultz是自Derrick Rose之後僅有的在新秀賽季就打進季後賽的狀元秀。自從1983-84賽季季後賽擴軍以來,也只有9位狀元能做到這點。Simmons在因傷缺席第一年之後的回歸讓費城76人的過程更進一步;選秀權的交易將Tatum送去了上賽季東區戰績第一的塞爾提克;而Mitchell加入了一個球員穩定,卻缺少得分手(Hayward出走波士頓)的球隊,這簡直不能更適合他了。
這些出色的新秀之所以能接管比賽,部分原因在於他們原本就是先發陣容的成員:有六名新秀在今年的季後賽裡先發出場,這本身並不值得注意——2015-16賽季、2016-17賽季的數字也是6個。你還記得Salah Mejri在2015-16賽季在獨行俠的表現嗎?真正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中有多少人能在先發出場時幫助球隊贏球。前文提到的新秀三人組,加上Royce O’Neale和OG Anunoby共五名新秀在第二輪先發出場,是自1989-90賽季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落選秀O’Neale能在爵士先發出場只是因為Ricky Rubio受傷,Anunoby是例行賽東區第一的常規先發,還是暴龍陣中防守對方持球人的第一選擇,只是貌似不太成功,他們第二輪被克里夫蘭「詹姆斯隊」橫掃了。假如Tatum能在東區冠軍賽先發出場,他會成為自季後賽擴軍以來僅有的10名在分區冠軍賽先發出場的新秀。
現在,Tatum也將成為這個新秀三人組唯一一個沒被淘汰的了。Chris Paul可能算一個西冠新秀吧,但總冠軍賽門票的競爭可不是這麼一回事。這裡滿地都是老油條,騎士、火箭、勇士是聯盟中年齡最大的四支球隊裡的三支。他們三支球隊裡的所有新秀今年季後賽的上場時間加起來還不到100分鐘。
為了延續這場新秀狂潮,Tatum需要幫助他的球隊戰勝騎士,不然就得找一個新面孔出現在總冠軍賽的舞臺上。要說這一屆新秀有什麼缺陷的話,那就是深度,除了前文提到的新秀三人組之外,只有Anunoby能有點影響力,所以我們的全新秀季後賽陣容還缺少第五個人。也許是Jordan Bell——勇士教頭Steve Kerr說他能在西區冠軍賽扮演一個角色——在對上休士頓的比賽裡拿下關鍵雙十吧;或者Cedi Osman重新出現在騎士的輪換陣容之中?考慮到他們的同齡人在過去這一個月裡的表現,他們會更上一層樓的。
推薦閱讀
爵士新秀「暑假作業」嚇死人!整季90幾場比賽他都打算重看一遍 (影)
綠軍探花轟25分海放新人王大熱門!硬扛防守飆致勝球這真是新秀?(影)
原文作者: Zach Kram and Paolo Uggetti
發表時間: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