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975年和1976年三次當選ABA年度最佳總教練;1980年、1988年兩次率隊奪得NCAA冠軍;2001年榮膺NBA年度最佳教練並帶領費城76人殺入NBA總冠軍賽;2004年帶領底特律活塞摧毀了星光熠熠的洛杉磯湖人勇奪冠軍;歷史上第四位千勝教頭……
當這些直觀的榮譽堆砌在你眼前,你該如何評價Larry Brown教練?
2002年,Larry Brown還未贏得總冠軍的時候入選了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禪師」Phil Jackson對Larry Brown送上了極高的讚美:「沒有多少教練能在沒贏過總冠軍的情況下進入名人堂,Brown配得上這些榮譽,他的執教能力和影響力為他贏得了籃球圈內人的尊敬。」
當偉大同行的褒獎堆砌在你眼前,你又該如何評價Larry Brown教練?

大多數時間,在鏡頭前Larry Brown呈現給我們的是他十足的紳士風度,他睿智,他榮譽滿載,他可以讓看似缺乏競爭力的陣容散發著光芒,我們通常對這樣的總教練送上的褒獎簡短也最具有力量:偉大。
然而,Nate Robinson的一番回憶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年近八旬的Larry Brown。
Nate Robinson在自己的回憶裡描述,在他為尼克效力期間,教練Larry Brown每天都稱呼他為「小傻X」,這讓他的心裡感到十分難受。終於,Nate Robinson無法忍受這樣的侮辱,他含著淚去Larry Brown的辦公室要求Larry Brown別再罵了。只是Nate Robinson誠懇的態度沒有改變Larry Brown的行為舉止,之後Larry Brown當著球隊的面繼續辱罵Nate Robinson,並告訴他的隊友們Nate Robinson剛哭過。
紐約尼克時期,是Larry Brown漫長執教生涯的晚年。當輝煌的經歷褪去鍍金的顏色後,Larry Brown性情乖戾在業界早已不是什麼祕密。但是,上升到嚴重的人身攻擊卻意味著完全不同的程度。Nate Robinson的回憶無疑讓老帥Larry Brown的形象崩塌,更引起美國網友們義憤填膺、破口大罵,毫不掩飾情緒的稱他為人渣。

「這是真的嗎?這或許只是Nate Robinson的片面之詞?」我想,大概會有人帶著這樣的疑問思考這件事。然而,公開指責Larry Brown的品行不端的卻不僅僅是Nate Robinson。
Jalen Rose曾說過,Larry Brown在執教溜馬期間對他的態度十分不友善,讓他心裡十分委屈;Chauncey Billups也曾坦言道,Larry Brown的性格讓他一度認真考慮掐死Brown的可行性;還有Larry Brown的愛徒——雖然最終一笑泯恩仇,但曾經矛盾極深、與其分道揚鑣的Allen Iverson,在離開費城的時候一度憤怒的表示Larry Brown的個性與控制慾令人難以忍受。
針對Nate Robinson這件事,面對各方指責,Larry Brown給出的回應含糊其詞,顯得底氣不足:「我不記得我是怎麼稱呼他的了,我是說真的,如果我那麼做過,那真是太可恥了。我會感覺很糟糕。但那不是我為人處世的風格,不過我不想去反駁Nate。」
當曾經與他合作過的球星們紛紛揭露他的黑歷史,我們更應該相信這不是什麼三人成虎的謠言。或許,我們早就該清楚Larry Brown的為人,除非你忘了那個令人嘆息的名字——Darko Milicic。
33歲的Darko Milicic正在塞爾維亞享受他的人生,他擁有自己的農場,香車美人,衣食無憂。不知道還有多少人依然記得Darko Milicic。這位2003年白金一代中天賦異稟的榜眼,早在2013年就正式告別了NBA,在NBA不到十年的生涯中,他留給人們的不過是一些記憶碎片。
那一年,Darko Milicic僅僅28歲而已。

當然,Darko Milicic的離開不是因為殘酷的傷病,他只是厭倦了在賽場上的感覺。五年前,身披塞爾提克球衣的Milicic對著Doc Rivers說出了與三井壽截然相反的話:教練,我不想打籃球了。然後就這樣,倉促卻又得到理解的離開了籃球。
7歲就開始接觸籃球,14歲在歐洲聯賽嶄露頭角,籃球從孩提時期就成為了Darko Milicic生命中的一部分,到底是什麼樣噩夢般的NBA記憶會讓他失去了對籃球的熱愛與對比賽的期待?
2003年,在塞爾維亞國內名聲大噪,一頭金髮、英氣逼人的天才少年Darko Milicic決心告別歐陸登上NBA的舞臺。Darko Milicic在試訓中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他身高出眾,技術嫻熟,投籃精準,腳步靈動,儼然沒有中鋒的笨重之感。這讓時任底特律活塞總裁的Joe Dumars不惜一切代價渴望得到他。
2003年選秀大會,Darko Milicic在首輪第二順位被活塞選中,Joe Dumars得償所願,但這卻成為了Milicic痛苦的開始。

2003-04賽季,Darko Milicic的菜鳥賽季,他的場均上場時間只有4.7分鐘;2004-05賽季,Darko Milicic場均上場時間不超過6.9分鐘。
在同年進入聯盟的新秀們逐漸成長為球隊的絕對核心時,Larry Brown卻不願多給Milicic一些證明自己的機會。對於外界的詢問,他總是用「這個大個子還沒有資格融入球隊的輪換體系中」這樣百年不變的生硬說辭搪塞過去。
Larry Brown的專橫與頑固,讓他根本不了解體會鼓勵與教導對於一名新秀成長的重要性,在建立信心最為關鍵的兩年,Darko Milicic得到的不是來自教練的指導與調教,而是訓斥與冷藏。
沒有人用鏡頭仔仔細細紀錄Larry Brown訓斥Darko Milicic的每個瞬間,但透過他對Nate Robinson的態度,以及活塞隊員的反應不難得知Milicic受到的折磨。

2005年的總冠軍賽當活塞苦戰七場輸給馬刺之後,Larry Brown因為性格與溝通能力的缺陷遭到解僱。直到那一刻,Chauncey Billups才可以毫無顧忌的向媒體表達自己對Darko Milicic無盡的惋惜:「這個孩子擁有無與倫比的天賦,他在球場上無所不能。但Larry Brown嚴重摧殘了他的自尊心,他粗暴的態度讓Darko根本無法從傷痛中恢復。他的心被撕碎,也許他可能永遠無法重新振作起來。」
Chauncey Billups的感慨一語成讖。2006年,Darko Milicic離開活塞加盟魔術,隨後輾轉灰熊、尼克、灰狼,2013年在為塞爾提克出戰一場後告別了NBA。
Darko Milicic沒有兌現自己傲人的天賦,這位昔日的歐洲天才在漂泊中漸漸沉淪,成為了那些不明所以的球迷口中的笑料。籃球,也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的傷疤。

當然,Larry Brown並不是只針對新秀,對於他看不慣的大牌他一樣不會放過。
2004年率領活塞奪冠的Larry Brown正變得炙手可熱,他順理成章的接過了美國男籃國家隊的教鞭率隊出征雅典奧運。出乎人們意料,美國男籃的奧運之旅遭到了世界各國的凶狠阻擊。他們在小組賽第一戰就慘敗給波多黎各19分,隨後又在小組賽4分惜敗給立陶宛,最後在準決賽以8分之差被阿根廷擋在了決賽的大門外。雅典奧運,也成為了美國籃球史上永遠的恥辱。
2004年兵敗雅典,讓美國男籃從此引以為戒,開始慎重的挑選隊員與教頭。而失敗讓矛盾爆發出來,當事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陳述Larry Brown的罪狀。
Stephon Marbury表達了對Larry Brown執教態度過於頑固的不滿,他認為球隊應該打出自己的風格,隊員們應該有更多地發揮空間。這些話最終傳到了Larry Brown的耳裡,他憤怒的勒令Marbury滾蛋:「我想讓他離隊。我想讓Stephon Marbury離隊。現在。送他上飛機,送他回家。就現在。」

Larry Brown強硬的想要改變Jason Kidd的比賽方式,他抹殺了Kidd的快攻慾望讓他徹底陷入了陣地戰的組織中。
一向不重用新秀的Larry Brown將2003一代的幾位翹楚——LeBron James、Carmelo Anthony、Dwyane Wade徹底邊緣化,讓他們枯坐板凳席。而這似乎也是Milicic噩夢的佐證,對待LeBron James尚且如此,他對待Milicic的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雅典奧運結束之後,以Tim Duncan為代表的幾名球員則永遠的退出了國家隊。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為人師表,不僅需要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也要展示出自己的關心、耐心與責任心,為他們的成長道路指引正確的方向。同樣的,身為一支球隊的教頭,激勵與關懷也是必備的素質,而不是將冷漠與戾氣當成執教的標籤,引以為傲。

在漫長的NBA執教生涯中只有桀驁不馴的Allen Iverson將Larry Brown真正的視為老師,在退休的時候他曾真誠的表達年輕時未能聽取Brown教導的遺憾。但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Allen Iverson。他張揚的性格確實需要嚴厲的約束,但他的能力與自信心永遠不會被Larry Brown的干預所摧毀,而這卻是Nate Robinson與Darko Milicic等人難以複製的。
如何定義一名教練的偉大?僅僅取決於他所獲得的成就嗎?Larry Brown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更沒有做到尊重隊員,縱使他的個人履歷榮譽滿載,但卻難以稱得上一位值得尊重的偉大教練。
或許,這也是貴為名人堂教頭的他無法在一支球隊長久執教的最根本原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