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A
    • 編輯精選
    • 洛杉磯湖人
    • 波特蘭拓荒者
    • 洛杉磯快艇
    • 達拉斯獨行俠
    • 休士頓火箭
    • 多倫多暴龍
    • 波士頓賽爾提克
    • 密爾瓦基公鹿
    • 邁阿密熱火
    • 丹佛金塊
    • 猶他爵士
    • 印第安那溜馬
    • 奧蘭多魔術
    • 奧克拉荷馬雷霆
  • 運動
    • 棒球
    • 籃球
    • FIBA
    • 閱讀
      • 焦點分析
      • 考古系
      • 精品閱讀
      • 影跡
      • 人物傳
  • 球鞋
  • 遊戲
  • 科技
  • 娛樂
  • 音樂
  • 生活
    • 流行
    • 旅遊
    • 設計
    • 美食
  • 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DONGTW 動網
  • NBA
    • 編輯精選
    • 洛杉磯湖人
    • 波特蘭拓荒者
    • 洛杉磯快艇
    • 達拉斯獨行俠
    • 休士頓火箭
    • 多倫多暴龍
    • 波士頓賽爾提克
    • 密爾瓦基公鹿
    • 邁阿密熱火
    • 丹佛金塊
    • 猶他爵士
    • 印第安那溜馬
    • 奧蘭多魔術
    • 奧克拉荷馬雷霆
  • 運動
    • 棒球
    • 籃球
    • FIBA
    • 閱讀
      • 焦點分析
      • 考古系
      • 精品閱讀
      • 影跡
      • 人物傳
  • 球鞋
  • 遊戲
  • 科技
  • 娛樂
  • 音樂
  • 生活
    • 流行
    • 旅遊
    • 設計
    • 美食
  • 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DONGTW 動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追憶04活塞!回望屬於奧本山宮殿接近30年過往時光

編輯部 By 編輯部
2018-08-23
in 閱讀
0 0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

對底特律籃球而言,上賽季可謂是打開了新時代的大門。如果要我說的更具體一點的話,那就是我們現在所推開的,都是屬於新落成的小凱撒球館的大門,而這也是底特律活塞隊的新主場球館。這次球隊的主場搬遷,不僅讓活塞回到了底特律市中心,同時也結束了那段屬於奧本山宮殿接近30年的過往時光。

宮殿球館的未來尚未完全確定,但我們眼前可以確定的是球館正處於閉門謝客的階段,這座曾經人聲鼎沸的球館也許將加入往日好友波士頓花園球館,芝加哥體育館,半球球館,以及光譜中心[譯註1]等其他著名綜合體育球館的行列,靜靜等待著被拆遷的結局。

  • 譯註1:Boston Garden, 波士頓花園球館,原波士頓棕熊隊(NHL)(1928-1995)和波士頓塞爾提克(1946-1995)的主場,1928年11月17日開放,1995年9月28日關閉,三年後的1998年3月被拆除。塞爾提克於1995年搬到現主場TD花園球館。
  • Chicago Stadium, 芝加哥體育館,原芝加哥黑鷹隊(NHL)(1929–1994)和芝加哥公牛隊(1967–1994)主場,1929年3月28日開放,1994年9月9日關閉,1995年2月至5月被拆遷。公牛於1994年搬遷到現今球隊主場聯合中心。
  • HemisFair Arena, 半球球館,原休士頓火箭隊(1972-1973)和聖安東尼奧馬刺隊(1973–1993)主場,1968年4月6日開放,1995年5月30日關閉,1995年6月被拆遷。1993年馬刺搬遷到阿拉莫圓頂球館,2002年又搬遷到現在的主場AT&T中心。
  • Spectrum,光譜中心,原費城飛人隊(NHL)(1967-1996)和費城76人(1967-1996)主場,1967年9月30日開放,2009年10月31日關閉,2010年11月23日 – 2011年5月被拆除。1996年之後76人搬到了現有主場費城富國銀行中心。

你目光所及之處,那些新球館的全新設施還有待你去熟悉和找回以往那種主場的感覺。經過妥善轉運的冠軍旗幟依舊高飄在球館上空,隊史的種種榮耀也盡數被鐫刻在新球館之中,而曾經迴蕩在老球館內,被譽為NBA最有活力的球迷氛圍和觀賽人群,依舊在等待著重新恢復到往日的那一天。

距此千里外的宮殿球館內的牆壁上已然空無一物,但如果你用心去聆聽和發現,就依然可以依稀聽到迴響在館內人群嘶啞的加油聲,以及感受到獨一無二的球隊文化。球館空空如也,NBA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一段冠軍記憶卻從未消退,寂靜中有著如喧囂般的耳語:

「Deeeeeeeee-troit Basketball!」

Joe Dumars和他的錯位玩具島[譯註2]

2004年2月20日,活塞通過一筆與亞特蘭大老鷹和波士頓塞爾提克的三方交易,得到了Rasheed Wallace。從很多方面而言,Wallace完美融入了活塞未必沒有未來的球隊氛圍。

Rasheed的天賦毋庸置疑。1995年華盛頓子彈隊在4順選走他時,他是一個在內線有著華麗舞步具備技巧的得分手,擅長轉身跳投,以及對著防守有著敏銳感的球員。但正如他當時的新隊友那樣,Wallace的天賦被自己一些明顯的缺陷所掩蓋。

8年的聯盟征戰經歷,Rasheed帶給球迷的印象卻是他有著暴躁易怒的情緒,而在他名下的單賽季技術犯規記錄(另外還有因為威脅裁判而被禁賽7場的事情)也支持了這一觀點。新秀賽季剛打完,他就被交易到了波特蘭拓荒者。20世紀初的拓荒者被稱為「波特蘭監獄隊」,而圍繞整支球隊令人的害怕的氛圍,似乎讓球隊中的每個人都被籠罩其中。

於波特蘭而言,他就如被遺忘那般。在底特律,他是球隊大家庭一員。

「剛一踏進更衣室,我就被其他人以擁抱熱情相待,」他出席Area 21的活動時接受TNT的Inside the NBA採訪時說道,「你知道,就某些方面而言,在其他球隊中的他們並沒有得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而現在我們相聚一起,凝聚成一個集體。我們都很飢渴。我們想要一切。大家就此出發,去爭取屬於我們的未來。」

想像一下作為錯位群島一部分的錯位玩具島,而在魯道夫朋友所處的島的附近是錯位NBA球員島。如果那個地方真實存在,那對底特律活塞的籃球運營總裁和眾所周知的聖誕老人Joe Dumars來說,建設球隊就可以一步到位了。不過,他如何用這些被遺忘的球員來構建出一支冠軍球隊的真實故事,可比那要曲折和有趣的多。

與最後一塊加入球隊的「多米諾骨牌」Wallace相比,Ben Wallace是第一個出現在這裡的球員。

譯註2: the Island of Misfit Toys,錯位玩具島,出自美國動畫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動畫中,主人公馴鹿Rudolph來到了the Island of Misfit Toys,這裡都是不被人歡迎接受或者遺棄的玩具。Rudolph是聖誕老人的馴鹿坐騎Donner的後代。

大本鐘,中鋒,Ben Wallace

傑出球員間的化學反應會建立起足夠出色的球隊文化。每支球隊都在找尋那些天賦和秉性足以給球隊文化打下基調的球隊基石。這些球星所帶來的文化會影響到球隊中的其他人。

Tim Duncan和他的聖安東尼奧馬刺時代就是這種方式最明顯和成功的例子。但是Ben Wallace的故事毫無疑問是其中最棒的一個。

在他打的位置裡,Wallace不被人看好成為樂透秀;他也沒有來自籃球名校;甚至,他的身高都不滿7尺。來自二級聯盟學校維吉尼亞聯合大學,被認為在中鋒位置上尺寸不足的Ben Wallace成為了當年的落選秀。

如果現實足夠殘酷,他的NBA之旅本可以在開始之時便輕易的寫上最終結局。

Ben Wallace是一名進攻能力有限,同時罰球命中率比Shaquille O’Neal還要低的球員。他比O’Neal矮了6英吋,同時也比他更輕85磅。

但他同樣可以在籃框上方完成進攻,在場上認真的奔跑移動,用扣籃的方式完成補籃,接到隊友的空接拿到得分。而更重要的是,Ben Wallace把自己塑造成了聯盟史上少見的最令人害怕的防守球員之一。很多他在進攻端的快攻輕鬆得分,都源於他在防守端的表現。

在當時還稱為子彈隊的華盛頓巫師隊待了幾年之後,為魔術打了一年的Ben Wallace在2000年通過先簽後換的交易來到了底特律,那筆交易中,魔術得到了Grant Hill。Ben Wallace來到底特律伊始就開始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

在活塞的前三個賽季裡,Ben Wallace場均至少拿到13個籃板和2.3次火鍋。事實上,2002年他的場均13籃板和3.5次火鍋領先了當年那兩項技術統計榜單,同理在2003年的籃板榜上他場均15.4個籃板也讓人望塵莫及。

2004賽季的Ben Wallace場均12.4籃板,1.8次抄截和3次火鍋。聯盟史上單賽季技術統計數據同時能相同或者超過這三項的也只有Hakeem Olajuwon。

儘管Ben Wallace身高不足,但他讓自己成為了護框手的終極形態。他在進攻端的方式有限,卻在防守端令人眼花繚亂。他兼具肌肉對抗,移動能力,滯空時間和防守理解力於一身。2002年到2006年間,Ben Wallace四次當選年度最佳防守球員。那段時間裡唯一一次他沒拿到DPOY的那年,他最終贏得了NBA總冠軍。

Dumars用兩句話總結Ben Wallace的重要性,「Ben Wallace是球隊的基石。沒有大本鐘,沒有後來的活塞隊。」

Mr. Big Shot,控衛,Chauncey Billups

如果說沒有Ben Wallace,活塞的宮殿便缺失了根基的話,那麼沒有Chauncey Billups的到來,這座宮殿便會失去更多的裝飾。

這名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控衛在1997年的選秀大會上被塞爾提克選走。他在職業生涯前三個賽季裡每一年都要被球隊無情的交易。在丹佛經歷了一次賽季傷病的影響之後,時任金塊總教練Dan Issel說,如果這不算運氣不好的話,那Billups可能一直都是時運不濟。

之後他再次換隊,新的落腳點是明尼蘇達。在灰狼先發球員特雷爾-布蘭頓的因傷缺席讓Billups有了能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之後,Dumars和活塞隊決定給他提供一份合約。Billups帶著足夠多的失敗經驗,以及對成功的追求之心,來到了眼前這支自己6年職業生涯裡效力的第5支球隊,並希望能抓住這次機會。

他的比賽風格以對抗為主,理解隊友何時何地需要接到傳球,同時也有著改變比賽走勢以及關鍵球的能力。比賽壓力越大,他關鍵時刻的冷血進球就越致命。

Rick Carlisle執教Billups的第一個賽季裡,他在最後兩分鐘關鍵時刻的命中率領先全聯盟,包括6次最後時刻帶領活塞隊追平或贏下比賽的出手。Billups在2002-2003賽季的表現為自己贏得了Mr. Big Shot的外號,一年後的總冠軍之旅以及邁向FMVP的路途上,他的這個外號愈發響亮。

隨著活塞崛起成為穩定的爭冠球隊,職業生涯開局慘淡的Billups,卻也因此而得到機會,他成為了球隊完美的領導者和球場指揮官。

Rip,得分後衛,Richard Hamilton

Billups的後場搭檔是Richard Hamilton。「Rip」是一個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科茲維爾的瘦弱得分後衛,高中階段他與來自勞爾梅裡恩高中的Kobe Bryant互有交手。而進入康乃狄克大學的他有著一段成功的大學生涯,之後他被華盛頓巫師在選秀大會上選走。

Hamilton在巫師遇到了自己的籃球英雄也是自己當時的隊友,Michael Jordan。他從喬丹那裡得到一個不同聲音,喬丹告訴他,他還不足夠好到能出品喬丹品牌的鞋子。而最終,他成為了喬丹品牌球鞋的一員,而那段交談也說明了他拒絕自己被擋在精英球員之外。

2002年,為了得到Jerry Stackhouse,巫師把Hamilton交易到活塞,Billups也在同一時間來到底特律。他能給球隊提供最需要的微波爐式得分能力。他是那種跟Reggie Miller以及Ray Allen一樣的球員——無球移動的進攻大師。

但與那兩個以三分球聞名的球員不同的是,Hamilton以中距離跳投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在和喬丹當隊友的時間裡,他學會了運兩次球然後讓防守人失去平衡後干拔跳投的得分方式,也開始利用大個子隊友的掩護之後延伸出的無數種卷切方式,以及不斷變換方向的底線衝刺跑動,來讓他的防守人備受折磨。

最近在與Rick Kamla和Dennis Scott的訪談節目裡,Hamilton坦率的解釋了他是如何運用這一切的,「我進入聯盟的時候,每個人都說我太瘦弱。我需要給自己增重。我需要在重量訓練室裡待更多時間。而我一直引以為豪的是我自己的耐力。無論我面對的對手是高是矮,如果我滿場飛奔時,他會看著我然後對我說,‘Rip,跑慢點吧,’那樣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已經佔據了優勢。」

2004年季後賽中,Rip把這種人們認為的劣勢轉化成了優勢所在,同時也領先活塞全隊的得分榜。

王子(但也被稱為Tay),小前鋒,Tayshaun Prince

2002年選秀大會上,來自肯塔基大學的Tayshaun Prince在第23順位被選走,這也是2004年活塞先發五虎中,唯一一位是球隊選中的球員。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NBA生涯會比其他人更順暢。

正如Hamilton所面對的現實那樣,Prince也因其瘦弱的體型而備受爭論。當時球探們的選秀報告指出兩點,一是希望Prince能在進入聯盟後增重20磅左右,二是球探對其在肯塔基大學時出任大前鋒位置所取得的成功能否在NBA級別的小前鋒位置上同樣實現表示懷疑。一名球探直言道,「Prince沒有最快的橫移速度,所以在防守端他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

新秀賽季的大多數時間,Prince都在板凳席上看著比賽進行。而當球隊在季後賽首輪陷入絕境之時,Prince被教練委以重任。首輪前四場打完,奧蘭多魔術3-1領先,此刻Carlisle決定重用Prince。與前四場一共只打了28分鐘不同,Prince在第五場以替補身份出場33分鐘。活塞也以98-67贏得一線生機。

這並不是偶然。Prince 11投5中拿到15分,6籃板,2助攻,1抄截和1火鍋,但是他個人的數據統計僅僅只是翻盤故事中的一小部分。魔術之所以能建立起總比分3-1領先的巨大優勢,原因就在於Tracy McGrady幾乎打爆了活塞的對位球員。但也正因為面臨瀕臨淘汰的境地,Carlisle決定打破以往並不多使用Prince的常規戰術。

後來的事實證明,Prince確實在防守端有些問題。不過這些問題都帶給了他所對位防守的球員。6尺9身高加上7尺的臂展,他用自己更長的臂展,更多的彌補了先前存在缺乏移動速度的問題。

系列賽前4場,Prince時間寥寥無幾,而McGrady以51.6%的命中率場均得到36分。而後三場比賽裡,他的命中率滑落到36%,場均得分也下降到25.6分。

活塞最終七場決勝挺進了第二輪,並且一路打進分區決賽,但被紐澤西籃網4-0橫掃。這名從肯塔基大學走出來的新秀,在例行賽僅出場42場,他在總計435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得到了137分,而到了季後賽,全部15場季後賽比賽中他登場382分鐘並得到141分。Prince就此嶄露頭角。

在進一步鞏固了自己作為活塞未來的先發小前鋒之後,Prince持續不斷用多樣化而又實用的風格做出貢獻。他不僅可以對位對手最好的外線球員,他也是場上令人信任的定點射手。Prince是一個有著看似奇怪出手方式實則效率很高的左撇子球員,同時也證明了自己作為可靠得分手的特質。

最終,他用自己令人印象深刻的動力和移動,配上作為獨家武器的臂展,在攻防兩段都有亮眼表現。他也借此讓自己在防守端難以被攻克和擺脫。

低調而又具備粘合劑屬性的Prince,如同橡皮筋那般把活塞強大的後場和充滿侵略性的前場完美結合了起來。

Sheed,大前鋒,Rasheed Wallace

當Rasheed Wallace到達底特律的時候,球隊例行賽僅剩26場比賽,但他卻毫不費力的就和球隊磨合成功。他領悟的很快,對球隊和隊友的打球風格適應的也非常快。

隨著Rasheed Wallace的到來,活塞也從先前的6連敗轉而在最後24場中贏下了20場。Rasheed不僅給球隊急需的進攻端提供了能自己進球的能力,他同時也讓活塞本就強大的防守愈發固若金湯。

後來的結果證明,他是這幅冠軍拼圖中最後的一小塊,也是活塞基石中鋒身邊最合適的搭檔。

隊中其他人

這裡就有必要提到人們常說的化學反應了,獨一無二的成員們,輔以完美的組合方式,並通過彼此間的通力合作,而最終實現預期的效果。你所看到的活塞最終的先發五虎,或許是Dumars運作下最完美的組合。

在談到他所建設的這支球隊的時候,Dumars深思後說道,「這些球員都不被視作救世主。他們從來都沒有被認為是不能錯過的超級球星那樣級別,那種能帶領球隊在接下幾年裡爭冠的球員。每個人都有想要證明的東西。夥計你明白嗎,如果你能像我們[在2004年]做到的那樣將這些球員留在隊中,那麼他們就會形成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

球隊其他人中有輾轉多隊的老將,比如隨湖人贏得了2002年總冠軍的Lindsay Hunter,前年度第六人的Corliss Williamson,還有像Darvin Ham,Elden Campbell這樣的球員。隊中也有逐漸成長的新人,比如隨Rasheed Wallace交易一同到來的Mike James,他得到了些許替補控衛的上場時間,而2002年活塞自己次輪簽選中的Mehmet Okur也在必要的時候搭檔雙Wallace出場。

2003年球隊聘請的總教練Larry Brown負責掌舵球隊前進的方向。當他接手活塞總教練一職時,Brown就已經名人堂級別的教練了。他曾是ABA的全明星控衛,並在1988年帶領堪薩斯捷鷹隊贏得NCAA冠軍,以及2001年指揮費城76人打進總冠軍賽。

Brown雖然執教生涯四處奔波,但在不同球隊總教練任上的轉換,也給了他證明自己能扭轉球隊情況的能力和機會。Brown在業內被認為是出色的總教練,但是他也對控衛要求特別嚴格。所以Brown之前和明星後衛Allen Iverson偶爾會發生衝突也不令人覺得奇怪,不過在底特律,他找到了一群願意接受他的理念,適應和運轉他「the right way」戰術的球員。

而那需要的是,無私和防守端的專注。

教科書般的防守

得防守者得冠軍,活塞深諳此道。Carlisle執教的兩年中,帶領球隊打下了聯盟頂級防守的堅實基礎,並在新教練手下得以延續。2003年,他們僅被對手場均得到87.7分,聯盟第一,而防守效率99.9也位列聯盟第四。

在Brown的執教下,球員更是將防守進階到史上最佳的水平。球隊的後衛線從半場就開始施壓,而Prince緊盯對手陣容裡最好的球員,在那背後是坐鎮防守端的大本鐘,面對著來自進攻球員的各種挑戰。不過令我們稱奇的是,儘管他們的防守如此的有統治力,但從數據上而言,活塞卻並沒有打出2004賽季例行賽聯盟最好的防守。

活塞僅以百分位的微弱差距,落後於馬刺的場均失分84.3分,你也可以說兩隊幾乎是並駕齊驅的。在三分球出現之後,那個賽季活塞95.3的防守效率是史上第三好,但是依舊落後於當賽季馬刺而位居次席。

對於活塞沒有在防守數據上超過馬刺,我們可以有一個不那麼陰謀的解釋,那就是Rasheed Wallace最後才加入活塞。一旦這名前焦油踵球員登場,活塞的史詩級防守就再無對手。

如果說Ben Wallace的護框還不夠的話,那麼現在的內線將有雙Wallace的坐鎮,同時還偶爾有來自防守外線的Prince的快速協防幫助。任何想要突破進入活塞內線的球員,彷彿就如自己進入了一座周圍塗滿了蜂蜜的熊窩,並且還開始搖醒了那些週遭的小熊們。

在Rasheed出場的22場比賽裡,活塞隊有8次讓對手得分不過70,其中包括一次連續10天的5場對手得分低於70的比賽。籃網有點違反常規的打破了這一延續的記錄,他們在落後19分的情況下對活塞球員犯規,並在已經無關勝負的回合裡把球壓哨打進從而得到71分。Aaron Williams如同像他們贏得了比賽那樣慶祝,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要在活塞這群球員頭上拿分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即便籃網勉強終結了這一紀錄,但在24s進攻時間的時代裡,沒有球隊能夠接近這連續5場對手得分不到70的記錄。Duncan Smith 在PistonsPowered的一篇文中指出,如果更進一步而言,有了Rasheed加入之後的活塞,防守效率值在聯盟裡無出其右。那段時間裡球隊每百回合失分僅為86.5分,這比三分球時代裡最好的防守效率還要好上整整7分。

不過,在活塞迫使對手得分如此困難的時代之後,聯盟的風格已經逐漸往提速和大量出手三分球轉變。2018年聯盟場均回合數最少的球隊也比2004年節奏最快的球隊要多出一個回合,而球隊在三分線上的出手也從當年的場均15次,變成了如今接近兩倍於當時的29次。

這並不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活塞所取得成就正逐漸變小。也不意味著聯盟球隊沒有保持在更高的防守水平上。那所具有的意義是,在現在這個時代,活塞讓對手得分低於70分的記錄比起張伯倫的100分要安全的多。

季後賽的激烈競爭並不會讓活塞在創造防守歷史的道路上停下腳步。活塞讓每一輪的對手場均得分都低於例行賽,並且在23場季後賽中,防守效率值達到了92.在三分球出現的39年裡,只有2000年的馬刺有著比這更好的季後賽防守效率值。

冠軍之旅的高光時刻

活塞在贏得總冠軍的路上,分別遇到了兩支聯盟防守前四和兩支聯盟進攻前四的球隊。那些具有高防守水平的球隊有機會跟最終的總冠軍一爭高下,而坦率的說,那些依賴進攻的球隊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季後賽首輪 vs. 公鹿

密爾瓦基公鹿屬於後者。他們有著勉強五成勝率的例行賽戰績。球隊6人得分上雙,Michael Redd以場均21.7分領先全隊。他們也很注意保護球,全隊場均僅13.5次失誤,而且場均罰球命中數僅落後於洛杉磯快艇位居聯盟次席。

底特律在G1的勝利中,沒費吹灰之力就創下了隊史記錄的14次抄截並最終迫使公鹿全場出現了24次失誤。

Ryan Van Dusen的youtube頻道絕對值得你去探索,那裡有著這場比賽真實的記錄。

如果你想要找出活塞眾將是更在意防守有球人,還是更注重輪轉換位的話,那會是難有決斷的討論,但確實他們打球的方式——對球員而言——注重彼此協防對旁觀者而言有些特殊。球員間的移動換位猶如被橡皮筋拉扯那般,每當有人離開自己的防守位置時,馬上就會有另一個人出現在他原先的位置上,整個過程如同橡皮筋被拉緊伸縮般自然。

你可以看到的,在影片播放到26s的時候,Ben Wallace上前防守的時候,Rasheed出現在了切斷傳球路線的位置上,而影片中下一個回合裡當Rasheed跳出場外拼搶球權的時候,是Billups出現在籃下封住了對手球員的傳球路線。

再往後就是Mike James和Lindsay Hunter迫使Damon Jones過不了半場的鏡頭了。當你意識到他們給持球人的壓力是如此巨大的時候,你還會看到Rip繞過重重掩護,通過自己的得分手本能確切的知道其他人會如何利用那些卷切來期望接到球,於是就在那裡防住Redd。在影片的最後,公鹿嘗試著兩個人去對抗活塞全隊,還把球直接從後場扔到了前場。[譯註3]

譯註3:

準決賽 vs 籃網

在這裡你只需真正關注一場比賽:Game 5.

2003年5月籃網橫掃活塞晉級,之後所有的歷史進展都在為此次系列賽鋪墊。兩年前的籃網是東區冠軍,同時也是活塞晉級總冠軍賽之路上必須攻克的堡壘。球迷知道這次的系列賽並不容易,即便活塞在開幕戰就把籃網壓制到以全場27%的命中率僅得到56分如此境地。

系列賽開打前,TNT為那次對決推出了名為「力量與速度的對決,密不透風與動如脫兔的博弈」的前瞻,但在首場較量中,兩隊更多的像是在照彼此的鏡子。活塞和籃網以近乎相同的節奏打出了相似的比賽,而實際上籃網是那年季後賽裡防守第二好的球隊。

事實證明,系列賽在前四場戰成2-2平是非常好的結果,而第五場正如預期的成為了經典之戰。比賽將近結束的時候,活塞命懸一線,但事情開始變得混亂了。籃網最後時刻的罰球4中1,並且讓Mr. Big Shot有機會命中了一記三分從而追平進入延長賽。

兩隊在前兩個延長中不分上下。而打完第三個延長之後,兩隊八個球員犯滿離場,活塞先發球員中除了Billups全都六犯離場。留在場上的那些球員看上去就像是在瀝青場地上打著水球那般。球員們的動作開始變得笨重。簡單的投籃也讓人覺得叫苦不迭。此刻的Brian Scalabrine宛如上帝。硝煙散盡,籃網取得3-2的總比分領先,並且有機會在自己主場進行的G6結束系列賽。

如果說第五場是系列賽中永恆的經典記憶,那麼活塞之後所做出的回應則很好的定義了整支球隊的意義。客場的全身而退避免淘汰出局彰顯了他們的勇敢。回到奧本山之後的第7場再無之前般激烈。

每支冠軍球隊都會打敗之前數年難以翻越的大山從而更近一步,而這次與籃網的重逢對決,將是活塞爭冠途中最重要的一戰。

分區決賽 vs 溜馬 ——那記曾經被世人傳頌的火鍋(The Block)

我們可能都知道James在2016年對勇士的總冠軍賽中,對Andre Iguodala送出的那記The Block,而在那之前,則是下面這記火鍋(The Block),也是活塞季後賽冠軍之旅裡最高光的一刻。

活塞在東決中迎來了前球隊總教練Rick Carlisle帶領的印第安納溜馬。溜馬高居東區第一,並且例行賽四戰活塞三次取勝。隊中有像年度最佳防守球員Ron Artest,全明星Jermaine O’Neal,還有具有領導力的神射手老將Reggie Miller。所以球迷對於溜馬能在激烈的系列賽首戰中勝出並不覺得奇怪。

比賽之後待在更衣室裡的Rasheed Wallace被記者團團圍住,而他已經著眼於下一場比賽了。他如同發誓那般的說道。

「他們不會再贏得G2了。」

說這話的時候,Rasheed並不如以往那樣充滿激情的拍著胸膛,也不像之前那樣抬頭仰望天空,向上帝宣告祈求自己本有的忠實於籃球的內心那般。

他看上去異常的鎮定和平靜,通過他的眼神你會覺得他的目光並不在記者身上,而是似乎穿越了充滿記者的更衣室看到了更遠的未來。你看著Rasheed眼神,耳畔迴響著Robert Shaw的聲音,「他黑色的雙眼如同玩偶那般深邃而無神。」

隨著清晨投射進的一縷陽光,Rasheed恢復到如同常人那般。而接下來比賽成了兩隊互不相讓的較量。溜馬是另一個具有頂尖防守實力,事實上也與籃網並列成為季後賽防守第二好的球隊,而第2場也絕對是寸土不讓。整場比賽活塞送去了兩隊26次火鍋中的19次,並且把最好的表現留到了比賽最後時刻。

離比賽結束還有18s的時候,Miller有機會打進一個至關重要能追平比分的進球,而Prince用一次經典的火鍋保住了活塞兩分的領先優勢。他回防的速度之快,以至於火鍋之後將自己整個人都扔到了籃板後方第一排觀眾席上去了,還差點傷到球迷。

如果活塞以0-2落後,或者說有可能真的是那樣的話,那麼我們又會說些什麼。感謝那記火鍋吧,我們再不用去尋找那樣的答案。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提到雷吉與Rip在這次系列賽中的對位。這正如道林-格雷的畫像那般,看著他跳出自已原有的畫框,進而挑戰更年輕的自己,這其中充滿了樂趣。看著他倆在六場裡互相追逐奔跑,繞過或者擠過一個又一個掩護牆,看看誰更多的從推搡擠壓中脫身而出。

G2結束之後,Michele Tafoya找到Rip,並問了他一個能總結比賽的問題:

「Rip Hamilton,你覺得有多疲憊?」

「其實一點也不累,」他回答說,「但是如果我開始覺得累了的話, 那我就知道雷吉就已經精疲力盡了。」[譯註4]

譯註4:

總冠軍賽 vs 湖人

老實說,這個系列賽最令人記憶深刻的地方在於,可能這跟之前幾輪相比都不能算是個系列賽。備受人們青睞的湖人隊只通過延長精疲力盡的贏下了一場比賽。在決定冠軍歸屬的第五場比賽的第四節,湖人曾最多落後26分,而站在頒獎舞台上的David Stern面對的上帝和球迷也感謝了他們這不懈的努力。

湖人有著主場優勢,同時也有四名未來名人堂球員先發出戰,但是Rasheed總結了活塞為何打的如此出色的原因。

「當然他們是很好的球隊,」他承認道,「但是夥計,我們不怕他們。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們這些人會認為我們懼怕湖人,或者說如你們所說的湖人能主宰比賽。我們並不害怕他們。」

那樣的態度也反映在他們充滿自信的防守策略上,尤其是更多體現在大本鐘直接對位SHAQ的時候。他們敢於讓湖人喂球給SHAQ,知道Kobe的投籃傾向。一旦Kobe接到傳球,Prince就寸步不離而又時刻給予其壓力的緊貼住Kobe。

在外行人看來,這似乎是大衛與歌利亞之間的對決——而在這裡也沒有比這張SHAQ低位單打大本鐘更合適表現球迷所見的配圖了——但是活塞並不如大衛那樣需要依靠奇蹟來贏得冠軍。踏上球場的活塞球員們有著比彈弓更多的進攻選擇,也從不覺得自己像大衛那樣渺小。

後續影響

儘管球隊在場上取得了成功,但活塞似乎除了密西根州之外,並不像其他那些20世紀的無冠球隊那樣令人懷念。7s或更少的太陽,或者有著更多海外籍射手的國王就是兩個例子。也許那只是人類的原本內在所在。那些球隊或許半途便分崩離析,但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激發了其他人想更進一步的嘗試,那是比勝利者更甚的影響。而這段過程和結果也給了球迷更大的想像空間。

這話也許有理。球迷通常更喜歡快節奏,攻防大開大合以及高得分的比賽。活塞也能在一些時候打出屬於他們的分享球——主要風格還是密不透風的防守為主——但是他們的風格確實對於大多數球迷所尋求的看球快感相悖。但是如果你欣賞現在的比賽風格,那麼你需要向活塞表示感謝。

這不是活塞一支球隊的錯。聯盟的場均得分一直在下降。2004年的時候場均只有93.4分,這是自1999年停擺賽季以來的最低值,更不用提從NBA的50年代到90年代之間那段場均得分持續過百的時間了。

你可能需要回頭翻翻歷史,然後就會發現1955年(那年計時器正式投入使用)的場均得分是比這更低(93.1)。毫無疑問的是這已經成為了球迷重點討論的問題,也隨之引起了聯盟高層的關注。

然後就是2004年總冠軍賽了。

NBA版夢幻隊被來自汽車城這些曾經的錯位NBA球隊所組成的活塞打的支離破碎。諷刺的是,而今這個時候,NBA的球迷們都期盼這出現一支黑馬,能夠取當前的超級球隊而代之坐上王座。也許在我們實現之前一直都會想像,或者說僅僅就是想見到曾經活塞那樣的打球風格。

很明顯當時有很多人不希望看到世界上最好的球員在場上如此的狼狽而受到約束,時任總裁Stern毫無疑問是其中一員。那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接下來的賽季裡,hand-checking規則開始實施,並且強調防守三秒的規則從而讓聯盟做出「讓比賽空間變得更大」的努力。

在世紀相交實施類似的規則也有所實施,但這次NBA更致力於加倍釋放進攻端的球員,同時提升場均得分(夥計們,你們是不是更喜歡看2005年總冠軍賽了),也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對活塞做出了回應。這距離因為喬治-麥肯而發明干擾球規則的時間並不遙遠。活塞在防守端的統治力一定程度上改變的了比賽的整體進程

就推動比賽風格的發展而言,活塞令人窒息的防守和Mike D’Antoni的進攻戰術或者Stephen Curry的投射一樣的重要。防守不像進攻那樣給人帶來壓迫力,而是更多時候會讓你覺得無法撼動,但兩者有著同樣的影響。

但即便如此,04年的活塞還是會在歷史書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筆,不僅僅因為他們是當年的總冠軍,也因為他們的那種打球的方式。

看著他們把對手的進攻扼殺在搖籃裡其實也有另一種快樂。全心投入其中的活塞球員不會在意比賽場面有多麼的枯燥。他們沒有試著去融入當時的NBA,而那卻給了屬於球隊自己獨特的驕傲。

雖然他們不如密西根五虎那樣有知名度和文化上的影響力,但是活塞的風格中確實有值得記憶和學習之處。在我的初中和高中幾年裡我都穿著And 1的眾多球鞋,而當我看到先發五虎中有兩名球員也是這樣的時候我會覺得很高興。在我的認知裡,只有Vince Carter贏的扣籃大賽時穿著And 1 Tai Chis能在我心目中比這排的更高,而那也是其公司在鼎盛時期所出品的球鞋。

時尚風格

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他們都在我的記憶中熊熊燃燒。即使沒有上面這圖的提示,我也能想起Billups那鋥光瓦亮的光頭以及如同克魯索探長那樣的小鬍子。在三次打破自己的鼻子之後,Rip選擇戴上了面具,而那也成為了身穿喬丹12代的他最為明顯的標誌。Prince看上平淡無奇,除非你把他的雀斑,以及他令人咋舌的長臂算進去的話,那他可能還有著如同Billups和Rip那樣額外的裝備加成。你既可以用彈力強人阿姆斯特朗來比喻,也可以用神奇先生(Mr. Fantastic)來類比,更可以想像下如果喬丹在空中大灌籃裡最後的扣籃是由普通人來扣的話,是不是Prince會是更合適的。

我對Prince的外貌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他那覆蓋著修長瘦削身材的球衣,就如同在麥克亨利堡上空飄揚的星條旗那般。在NBA推出更適合球員尺寸的球衣之前,當時那些能讓如此身高的Prince穿上的球衣,卻掩蓋不住他瘦弱的現實,他猶如穿著大人衣服的小孩子那般看著不合適。我可以很確定的是你能在上圖中看到他的肋骨。

然後讓我們來看看「雙Wallace」,我可不確定是不是還有另外兩個比他倆風格更獨特的球員,更不用說我還沒提到他倆的個性和比賽風格。

Rasheed Wallace無時無刻不與頭帶相伴,並且經常會佩戴臂帶,和從手腕延伸到肘部的投籃袖套。

不過稍微好一些的是,Sheed會像你的祖父那樣,把球隊塞進褲子裡,也忠誠於Air Force One而不是Nelly和the St. Lunatics。裝飾在他球鞋側面的logo是體育史上最棒的logo之一。4月26日,Nike剛剛發佈了包括在 「Art of a Champion」 在內的「Rude Awakening」 AF1來致敬Rasheed和他的04年活塞隊。這款球鞋上甚至還有第二條寫有「BALL DON’T LIE」 的裝飾帶,看上去賞心悅目。

大本鐘毫無疑問是以他的引人眼球的髮型而聞名,無論是客場之旅中他梳成小辮的髮型,還是主場比賽中無拘無束的爆炸頭,都令人稱奇。他就像你給自己家的跑步機添加配件那樣,一一嘗試著搭配每一個品牌的防汗帶。

平時生活裡,如果你帶了太多的裝備前去打籃球賽,那你普遍會被視為是容易求助別人,而且是歸於平庸無奇的那類人中。但對Ben Wallace而言,這似乎只是作為場上具有超級英雄特點的他所包含的一部份而已。他所佩戴的裝備中我最喜歡的是他雙臂所帶的那對二頭肌帶。

讓我說的更多一點有趣事的話,我會告訴你我曾在高中因為Ben Wallace這樣做,而帶著二頭肌帶去參加比賽。我的父親甚至還在上面繡了東西,一條繡了我的球衣號,而另一條繡上了我聖經對我來說最重要一節的編號。大約比賽開始五分鐘後,有裁判來到我們的板凳席告訴我們的教練說,根據UIL規則這是不被允許帶上場的。所以我欠他一聲感謝。

Ben Wallace的所有裝備與這雙And1 Chosen Mid相配,這是雙有著雙色配置而且有繃帶適合大個子穿的球鞋。我現在再看到這球鞋的時候,毫不意外的看到了在透氣孔上有東西阻塞住了。但在當時的大本鐘身上,旁人看不到其他,只注意到了他那惡狠狠的樣子,有時候莎士比亞也會犯錯,而這個男人定義了自己對於著裝的定義。

活塞球員在場下的風格彰顯的更加明顯,尤其以Rip和Rasheed Wallace為例。Rip在出席活動的時候,通常都在小辮外披著頭巾,穿著噴繡的T恤和代表自己家鄉「Rip City」或者「C-Ville」 的傳統球衣。Rasheed Wallace更喜歡穿著復古球衣,冰球毛衣以及球帽,來支持他家鄉費城。在活塞贏得了總冠軍之後,他還隨身一直佩戴一條WWE的復刻腰帶。

Rip的T恤風格和Rasheed Wallace的球衣穿法,是2005年的那種真實寫照,對我而言這就像是看到了高中時候的樣子,那一刻我覺得時間彷彿靜止了。那年夏天中,最具有服裝影響的人可能莫過於NBA球員了,而那也是最後一個看上去可以隨意打扮的夏天了。

2005年10月,NBA頒布了著裝令,那年夏天真的就成了屬於NBA球員們的最後一個夏天。人們普遍認為那一規則是用來針對嘻哈支持者Iverson的。但是活塞所奉行的文化,看起來像是另一版Iverson所支持的嘻哈文化而受到影響。

球員在場上越來越趨同,而二頭肌帶那種裝備也成為了過去式。肘部以上的裝備再不被允許佩戴。

活塞在比賽中留下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印記。團隊協作中融入了個人發展。他們不會穿那些聯盟巨星們穿的球鞋,他們不會像其他球隊的方式那樣打球,他們也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冠軍。你可以說這是前無古人,但往後也不會再有來者。

那些在宮殿球館的快樂時光

雖然活塞的the Goin’ to Work風格只讓他們贏了一座總冠軍獎盃,但2004之後的數年球隊的戰績並未黯然失色。活塞在次年又一次打進總冠軍賽,並連續六年進入東區決賽面對諸強挑戰。在那段日子裡,宮殿球館是個讓球迷熟知的所在。從2003年到2009年,球隊場均觀賽人數六次位居聯盟之首——2007年也高居次席。

球隊不光戰績出色, 所建立起來的球隊文化也讓球迷引以為豪。如果說要把身價百萬的籃球運動員和那些藍領工人聯繫起來是些迂腐老舊並且不符實際的話,但我猜聯盟裡並沒有其他任何一支球隊能像這支綽號為「Going to Work 」(更別提這支球隊還是圍繞著落選中鋒組建)的活塞隊那樣,更好的結合二者之間的關係。無論你想怎麼樣的反駁也好,但不可否認的是,活塞確實在個人層面上與球迷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並由此而帶給市民以榮譽感。

除此以外,宮殿球館也知道如何將其展示給世人。這所私人讚助建立的球館無論是在包廂選址,還是在球場音質控制,又或者是觀賽座位的舒適程度或者員工服務上都有所建設。他們致力於為那些到場觀賽的球迷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同時由借助於穩定而一流的運作讓我們這些在電視上看比賽的球迷也有好的享受。

每當我在宮殿球館看到季後賽開始的時候,我都希望能在那裡,偶爾有一瞬間,我真的覺得自己就在現場。開場時候Ben Wallace說道,「Let’s go to work」,隨後就用錘子敲開了印有對手球隊logo的牆壁——影片暗去,兩側籃框後沿火焰噴射而出,光芒照亮了整片場地,球員開始被介紹出場——那真是如同天才般的一擊。[譯註5]

譯註5:Detroit Pistons Starting Lineup 2004

活塞同樣還有這聯盟裡最出色的球場氛圍製造者和報幕員 John Mason這樣的人才。當介紹到Ben Wallace時氣氛尤其熱烈,Mason用他的話語,而大本鐘用自己的動作點燃了整座球館。

我實際上試過像Mason那樣介紹Wallace,如同口吃般只說一個B,同時還不停的搖晃自己的腦袋,在旁人看來我就跟那些把自己的頭探出車窗外的狗狗們無異,我需要通過那樣的方式來得到介紹Ben Wallace時那種搖晃而顫音的狀態。所有人的一起努力讓這個看起來尺寸不夠的技術型中鋒更加的高大,而那也是球隊團結性的象徵。

I’m in Detroit so I decided to sneak into the Palace….where it all happened. #DeeeetroitBaaasketball pic.twitter.com/0UMJ08PQig

— Ben Wallace (@Fear_DaFro) May 4, 2018

我們想給自己的過去留下些紀念,以後方便涉足其中,充分感受那種似曾相識的回憶感。正如我們會因為回到舊時所在地而自覺更接近當時的時光那般,留下這座值得尊敬的球館是有必要的。再回首,甜蜜與苦澀相融,憂傷隨時光推移,舊物破舊而倍增。

曾經這裡人聲鼎沸,人頭攢動,而今這裡寂靜無聲,空無一人。這座當初用來觀賽的宮殿球館有心無力,再不能滿足設計之初的設想而被取代,或許直至遺忘,令人充滿了悲傷。也許就此停下它的腳步,而不是讓我們看著球館凋敝會是更好的選擇,往日不會再現,時光難以重來。

如果宮殿球館就此遠去,但我們也不會將其遺忘。記憶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那些跟宮殿球館相關的回憶,當你閉上眼睛時,依舊會浮現在你眼前,而那,已經超脫了真實存在的球館所在。

「Fare you well, fare you well, I love you more than words can tell」– Grateful Dead


原文來源:Clutch Points – Sarah Cilea

譯文來源:回望奧本山宮殿,追憶04活塞 – JabariIverson @虎撲翻譯團

譯者專欄:https://my.hupu.com/250281311931225

推薦閱讀

Henry Ellenson Q&;A:在活塞的經驗教訓和第三年尋找自己的出路

超鐵血防守!怒吼天尊稱04年活塞海放當今全聯盟,兩數據在現代仍是冠軍 (影)

關鍵字: Ben WallaceChauncey BillupsRasheed WallaceRichard HamiltonTayshaun Prince活塞精品閱讀

相關文章

NBA

NBA 經典回顧: 2004 年東區決賽,鐵血活塞搶七大勝籃網!

2020-06-10
NBA

鐵面人曝隊友擊敗喬丹噴垃圾話:幾個月後我麻吉就消失了!

2020-05-29
NBA

夢幻一隊懸案曝光!美媒逮 MJ 紀錄片撒謊:他曾親口承認排擠 Thomas

2020-05-26
DONGTW 動網

Dongtw 動網 於 2014 年成立,為結合實體與線上流行資訊的新媒體,致力於運動文化領域用心推廣。未來展望從運動結合流行文化,編輯團隊更期涉足至設計、3c、娛樂等主題。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 2020 DONGT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樂酷數位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NBA
    • 編輯精選
    • 洛杉磯湖人
    • 波特蘭拓荒者
    • 洛杉磯快艇
    • 達拉斯獨行俠
    • 休士頓火箭
    • 多倫多暴龍
    • 波士頓賽爾提克
    • 密爾瓦基公鹿
    • 邁阿密熱火
    • 丹佛金塊
    • 猶他爵士
    • 印第安那溜馬
    • 奧蘭多魔術
    • 奧克拉荷馬雷霆
  • 運動
    • 棒球
    • 籃球
    • FIBA
    • 閱讀
      • 焦點分析
      • 考古系
      • 精品閱讀
      • 影跡
      • 人物傳
  • 球鞋
  • 遊戲
  • 科技
  • 娛樂
  • 音樂
  • 生活
    • 流行
    • 旅遊
    • 設計
    • 美食
  • 影音

© 2021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