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A
    • 編輯精選
    • 洛杉磯湖人
    • 波特蘭拓荒者
    • 洛杉磯快艇
    • 達拉斯獨行俠
    • 休士頓火箭
    • 多倫多暴龍
    • 波士頓賽爾提克
    • 密爾瓦基公鹿
    • 邁阿密熱火
    • 丹佛金塊
    • 猶他爵士
    • 印第安那溜馬
    • 奧蘭多魔術
    • 奧克拉荷馬雷霆
  • 運動
    • 棒球
    • 籃球
    • FIBA
    • 閱讀
      • 焦點分析
      • 考古系
      • 精品閱讀
      • 影跡
      • 人物傳
  • 球鞋
  • 遊戲
  • 科技
  • 娛樂
  • 音樂
  • 生活
    • 流行
    • 旅遊
    • 設計
    • 美食
  • 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DONGTW 動網
  • NBA
    • 編輯精選
    • 洛杉磯湖人
    • 波特蘭拓荒者
    • 洛杉磯快艇
    • 達拉斯獨行俠
    • 休士頓火箭
    • 多倫多暴龍
    • 波士頓賽爾提克
    • 密爾瓦基公鹿
    • 邁阿密熱火
    • 丹佛金塊
    • 猶他爵士
    • 印第安那溜馬
    • 奧蘭多魔術
    • 奧克拉荷馬雷霆
  • 運動
    • 棒球
    • 籃球
    • FIBA
    • 閱讀
      • 焦點分析
      • 考古系
      • 精品閱讀
      • 影跡
      • 人物傳
  • 球鞋
  • 遊戲
  • 科技
  • 娛樂
  • 音樂
  • 生活
    • 流行
    • 旅遊
    • 設計
    • 美食
  • 影音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DONGTW 動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BA評論員和解說員的這些淺規則,球隊影響力仍存在於電視台的某處

編輯部 By 編輯部
2018-12-05
in 閱讀
0 0
FacebookWhatsappTelegram

一直以來,各支球隊的主場解說員扮演的角色始終在啦啦隊隊長和批評家之間搖擺。而以Bruce Bowen為代表的退休老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解說席上之後,如今大膽直言卻有可能毀了自己的解說生涯。

加盟多倫多暴龍的第一個賽季裡,Kawhi Leonard的表現堪稱MVP級別,目前暴龍戰績高居聯盟第一。然而就在幾個月前,Leonard去往何方還是個未知數,由他出演的肥皂劇——從他撲朔迷離的腿傷、到他和聖安東尼奧馬刺爭奪話語權的拉鋸戰、再到他舅舅的強勢介入——這段漫長的劇情成了整個體育界談論的焦點。

當地時間6月21日,曾為馬刺效力多年、如今擔任洛杉磯快艇現場解說員的Bruce Bowen,主動加入了這場口水戰。在一檔由天狼星衛星廣播公司播出的NBA訪談節目中,主持人詢問了Bowen對Leonard有何看法。「我覺得現在整件事全都是藉口,」Bowen對此直言不諱,「……你今年拿了球隊1800萬美元的薪水,然後你還覺得他們一直在催你?整個賽季你基本都沒打過球,但你是球隊的關鍵先生,你是球隊的金字招牌,你竟然覺得他們不把你的利益放在心上?」

按照日間訪談節目的標準來看,Bowen的批評其實很溫和了。他的這番言論都沒怎麼在解說圈裡激起漣漪。畢竟,在這漫長的休賽期裡,你不讓解說員聊聊自己的本行、不讓他們針對熱門事件發表看法,他們也確實無事可做了。

然而就在Bowen發表這番言論的兩個月之後,他的解說合約沒有得到續約。對此,轉播團隊並未給出官方理由,但是據ESPN官網記者Adrian Wojnarowski透露,Bowen被解僱與他針對Leonard的評論有關。但是這件事仔細琢磨一下真的很奇怪:Bowen,快艇的主場解說員,從小就是在離佛雷斯諾不遠的地方長大的加州本地人,他因為批評Leonard慘遭解僱,然而這個時候Leonard早就披上了暴龍的戰袍。(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快艇和轉播團隊對Bowen的離職依然未發表任何官方聲明,而且他們均對此事閉口不談。)據Wojnarowski報導,快艇這麼做顯然是要向外界傳遞一種聲音:「他們會保護好隊內的球星。」當然,就算這個球星現在還不是快艇的人,他們也要這麼做,因為誰也說不準他哪天就加盟了呢;你瞧,Leonard明年7月不就成了完全自由球員了嘛。

由於公開批評Kawhi Leonard一手造就了上賽季他本人和馬刺之間的僵局,Bruce Bowen在快艇的解說生涯就此終結。

隨後Bowen參加了《Dan Patrick Show》,在節目中,Bowen坦言:「整件事,呃,基本上是這個樣子的:‘我們的觀點和你不一樣。由於你這麼說了Kawhi Leonard,我們決定跟你分道揚鑣。’」針對快艇做出的解僱決定,Bowen的分析可謂一針見血。

「身處加州,身處洛杉磯,你作為一支大城市球隊,如果連自由球員都招募不到,那這事跟我Bruce Bowen沒任何關係,」Bowen直言道,「問題還是出在你這支球隊身上。」

Bowen解僱一事,終於將主場解說員的困境暴露在眾人面前。大體上說,主場解說員「聽命於」他們的主隊,而不是僱傭他們的廣播公司。光是這一特質就已經讓解說員整天走在鋼絲繩上了,他們要在尊重對手、球迷和比賽的準則下進行解說,這絕非易事。除此之外,NBA的解說員們每天還要面對額外的壓力。

如今,NBA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以聯盟通為例,據NBA官方統計,上賽季開通聯盟通會員的人數增長了63%,而本賽季這一數據又提升了26個百分點。過去,只有主隊所在地區的觀眾能夠聽到主場解說員的聲音,如今這一範圍已擴散至全美地區乃至世界各地(海外觀眾人數同樣增幅明顯,年平均增長33個百分點)。

NBA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各隊球星自然功不可沒,無論是他們自身的天賦、抑或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這些都是最吸引人的東西。而反過來,球員們也在推動NBA文化的改變,較之過去,如今他們掌控自己職業生涯前途的能力越來越大。舉個例子,現在的球員喜歡決定自己合約中的各項條款,與其簽下一份多年合約,他們寧願給球隊打短工,這樣他們能更自由地決定自己生涯的下一站。最近幾年,每年夏天都有明星球員試水自由球員市場,為了爭奪這些大魚,聯盟各隊使出了渾身解數,如此一來,在地方電視台擔任解說員的職務便充滿了各種挑戰。

「你需要對球隊負起責任,畢竟給你發薪資的是他們;但你同時還要對球迷負起責任。你要搞清楚怎樣的解說才是折中的,然後你得沿著這條路小心翼翼往前走。」曾經擔任芝加哥公牛比賽現場評述員的Tom Dore解釋道。

筆者此前得到了一份地方體育台的轉播合約,其中有一項規定要求體育台解說員必須遵守,「不得在轉播中反覆提及主隊成員姓名(包括球員、管理人員等),以避免外界產生聯想,進而造成相關人員名譽受損、身陷醜聞、遭到外界奚落嘲笑等現象的發生。」這樣的條款其實沒必要刻意寫進合約裡,畢竟解說員肯定會無條件支持主隊,而他們在解說時一定程度上偏向主隊的事實,雙方球迷早就習以為常。

話雖如此,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解說員,那你必須具備觀點犀利、善於聯繫、剛正不阿、措辭官方、敢於批評等特質。最關鍵的是,你得學會掌握其中的平衡。

長期擔任丹佛金塊主場戰術分析員的Scott Hastings介紹道:「像Vin Scully、Jim Nantz以及Dick Vitale等最優秀的解說員,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如果有一批球迷說你就會吹噓主隊、而另外一批球迷說你總是對主隊太嚴苛,那麼有可能你的解說做得剛剛好。’」

——

1991年,Tom Dore開始在公牛主場擔任現場評述員,此時距離公牛奪得隊史第一座總冠軍獎盃剛過去幾個月。身高7尺2吋的Dore是個土生土長的伊利諾伊人。就讀於弗蘭克林公園市的伊斯特萊頓高中時期,Dore曾經獲得全美最佳高中生中鋒稱號。

「Tom以前打過比賽,所以他在解說比賽時採用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角度,這是其他現場評述員很少能做到的,」Lou Canellis介紹道。上世紀90年代初,Canellis和Dore組成搭檔,他倆常在演播室或是比賽現場進行解說。

對公牛全隊來說,這是一段值得銘記的歲月。Dore擔任解說員的頭七年裡,公牛贏得五座總冠軍獎盃。「他們表現實在太棒了,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如實轉述我看到的場景,」Dore回憶道。1994年,Dore同樣體會到了捧杯的滋味,這一年他被授予伊利諾伊年度體育解說員獎。他的同事Canellis評價道:「Tom很清楚自己在解說中要扮演什麼角色,他會用寥寥數語填補比賽解說中的空白。他就是一個極簡主義者。」

當時坐在Dore評論席旁邊的,是傳奇解說員Johnny Kerr,綽號「紅色」的他曾在1967年率領前一年剛成立的公牛打入季後賽、同年被評為年度最佳教練。Canellis介紹道,「要想在解說過程中叫現場評述員閃一邊去、讓他的搭檔成為解說明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Kerr是這座城市的明星,而Tom則是電視轉播中最好的隊友。」

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這段日子裡,公牛度過了一段晦暗的時光:他們連續三個賽季勝場數不足20場,此後又是三年與季後賽無緣。曾經那支常勝之師的光輝形象也逐漸褪色。「隨著Michael Jordan、Scottie Pippen以及Phil Jackson的先後離開,球隊就開始了揮淚大甩賣。」Dore說道。那個時候公牛急需在自由球員市場上找到足夠幫手。

「那個時候球隊在招募時總是說——‘無論怎樣,我們會安排人幫你打理好一切事務’——我覺得經紀人和球員都很在乎這種態度,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做解說的就很難做到直言不諱了。」

2007年夏天,有記者在採訪時詢問Dore,球隊得分後衛Ben Gordon有沒有轉型成為控球後衛的可能。「我當時的說辭和Bowen很像,」Dore回憶道,「第二天報紙上就開始大肆宣揚,說我認為Gordon打不了控球後衛,還說我認為Gordon不會運球、不會傳球,諸如此類的話。」

Dore補充道:「我覺得就是這件事,導致我最終丟了飯碗。」

有關Gordon的言論見諸報端後,Dore被電視台(當時還叫康卡斯特體育台芝加哥分站)叫去談話,對方表示「你惹了個大麻煩」(需要指出的是,這是Dore時隔多年首次公開談論這件事。截至本文發表時,公牛拒絕對這一事件發表評論,而我們就Dore遭到解僱一事提出的採訪請求也沒有得到電視台的回應。)雖然Dore沒有立即遭到解僱,不過接下來的07-08賽季結束後,Dore沒有收到新的續約合約。儘管當時找他談話的是電視台,「毫無疑問,」Dore說道,「球隊才是做出最終決定的那一方。」

2009年,Dore開始在MTV解說美國內衣美式足球賽事(這一聯盟此後改名為「辣妹美式足球聯盟」)。三年之後,Dore又一次跳槽,他先是解說西海岸的大學籃球聯賽,之後又開始解說休士頓的高中以及學院比賽。雖然Dore這麼些年來一直想重返NBA解說席,但是那個時候Dore已經51歲了,沒人願意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我身邊的朋友總是說:‘別再頭鐵了,去找點別的事情做吧。’」於是Dore轉而開始投資生物燃料行業,如今他已是TARendiesel公司的CEO。

由於公開質疑Ben Gordon的能力,公牛電視解說員Tom-Dore此後未能獲得續約合約。

如今回過頭看,Dore似乎成了早期電視轉播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位受害者。「現在由於行業的深度發展,我們做解說的在招募宣傳工作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Dore如是說道。Dore黯然離開公牛解說席後的第三年,球隊決心在2010年夏天全力以赴,爭取簽下LeBron James和Dwyane Wade。據《芝加哥論壇報》報導,當時球隊為詹姆斯「精心設計了一場長達3小時的招募會」。

Dore時常感到好奇,如今解說行業裡的各種亂象,會在未來出現怎樣的新變化。

「說不定再過一年,我們就不能再對別人評頭論足了,」他如是說道。

「自從我被炒魷魚後,我就一直在幻想這樣的場面。」

——

1974年,NBA籃球聯賽終於來到了華盛頓特區,從此Phil Chenier就和特區籃球緊緊綁在了一起。子彈隊建隊的第一個賽季裡,司職得分後衛的Chenier場均得到21.8分,入選當年全明星賽。

十年之後,地方體育電視台轉播球賽的機制在華盛頓落地生根,Chenier再一次與特區籃球共同成長,這回他的身份從球員變為解說員,至今已是第34個年頭,未來他還會繼續堅持下去。總而言之,過去四十年裡,Chenier早已是華盛頓籃球的一部分。上個賽季,Chenier的45號球衣終於高高懸掛在巫師主場。球衣退休儀式上,球隊老闆Ted Leonsis動情地表示:「經歷了這麼多年的輝煌與落寞,Chenier一直是這支球隊的門面。」

的確,無論是征戰NBA還是解說NBA賽事,Chenier都是特區籃球的見證者。不過最近一段時間,Chenier面對日新月異的聯盟,實在不敢確定自己是否喜歡自己見到的這一切。

「我是覺得現在局面有點失控了,越來越多的球員開始挺直腰桿提條件,而很多人在面對他們時表現得畏畏縮縮,」Chenier說道,「我當然樂於見到球員們拿到應得的薪水,但是他們現在有了挑選球隊的權利,他們會說‘我想要加盟這支球隊,我想要在比賽中幹這些活’,諸如此類的話。我覺得這樣的言行帶來的後果是深遠的。如今我已經是個68歲的老頭子,早已和這個時代脫節。我的朋友總是勸我,‘現在的事情你不懂。’那好吧,隨它去了。但問題不止這一個。如今球隊不光害怕球員,還特別怕球員們的經紀人,所以球隊根本不敢惹惱他們。」

2015年11月10日,Kevin Durant率領奧克拉荷馬雷霆奔赴家鄉華盛頓,客場挑戰巫師。賽前許多媒體關注的焦點,紛紛集中在了Durant試水自由市場、最終在來年夏天回到家鄉、加盟巫師的可能性上。

當年巫師面臨的情境,恰如洛杉磯快艇當下的處境:此前從未在自由球員市場上收穫超級巨星青睞的球隊,在巨星爭奪戰中全力以赴,希望用自己的誠意感天動地。當時的Durant,幾乎意味著巫師躋身東區頂級球隊的唯一指望。和過去那些「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球隊一樣,巫師在休賽期放任自家球員(其實就是Trevor Ariza)進入自由球員市場,從而釋放出更多的薪資空間。此外,KD2DC(KD到特區)也成了網絡上一個熱門的話題標籤。

外界紛紛擾擾的聲音也傳到了Chenier的解說席上。「球隊規定我們,在談論Kevin Durant時一定要謹慎,」Chenier說道(自然,巫師官方對此事拒絕做出評論)。「球隊內部傳出一種聲音,我們為了得到KD,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同時我們在整個招募過程中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也已在內部擴散,」Chenier補充道,「顯然這也是巫師隊的初衷,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上下一條心,絕對不能在任何方面欺騙我們追逐的對象。」

球隊如此敏感地制定規範,Chenier對此非常失望,他也很想知道這麼做的意義究竟在哪裡。球員難道真的在乎解說員、在乎解說員說的每句話嗎?Chenier表示很懷疑。

談到Leonard時,Chenier直言不諱:「如果他真心想來快艇,Bowen的這番言論根本不可能阻礙Leonard的腳步。同樣的,球隊將Bowen辭退,此舉也不會讓情況出現任何轉機。快艇這麼做,真心是懦夫的表現。」

——

2016賽季漸入尾聲時,深受觀眾喜愛的波特蘭拓荒者解說組合Mike Barrett和Mike Rice,對於自己續約合約一事感到樂觀。當時二人共事已超過十年,距離原合約到期還剩一年的時間。外界對他倆的評價非常高。由於二人力挺主隊拓荒者,所以他倆在當地的名聲相當不錯。

波特蘭的這對解說組合熱情奔放而不失理智,尤其是在主場比賽中,這種感覺更為強烈。每到第四節,Damian Lillard會用數記30英呎遠投徹底點燃主場觀眾的情緒。這個時候,比賽現場評述員Barrett會興奮地大喊「YES!」;每當Lillard輕敲手腕、打出招牌的「Lillard時間」手勢,Rice也會失控大喊「Damian,現在是什麼時刻?!」

一直以來,激情都是Rice的個人名片;外界也給他取了「瘋子」的綽號。「身為史上唯一一位被裁判驅逐出場的解說員,這樣的出名方式換誰都不會喜歡,」Rice說道。1994年,Rice當時還在拓荒者電台擔任解說員。某場比賽,當值裁判Steve Javie吹罰波特蘭犯規後,Rice絲毫沒有掩飾對這一判罰的厭惡,於是他跟Javie吵了起來,後者則直接將他驅逐出場。「當時David Stern打電話給我,語重心長地說,‘邁克,你別一出去就像個英雄那樣接受記者採訪。’但問題是,Stern打電話給我之前,我已經把這段經歷在記者面前講了八次了。」

在此之前,Rice一直擔任ESPN的全美比賽解說員,這一崗位要求解說員具備灑脫的特性、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緒。在全美電視直播中是不允許流露個人情感的。「你今天在這裡解說一場比賽,然後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地方繼續做解說,」Rice說道。此後受僱於拓荒者、成為NBC西北地區體育賽事解說員,Rice再也沒有遵循這種規定。

「你差不多得把以前接受過的培訓理論統統扔掉,」談到地方解說的不同之處時,Rice如是說道,「你可以批評對手,批評裁判,這樣你就能成為一位出色的解說員。在波特蘭,你越是傾向於主隊,你就越受歡迎。很多時候你坐下來喘口氣的時候,你心裡都會想,老天爺啊,我是不是太過火了。但事實上你並沒有,人們只會稱讚你是‘多麼好的一個解說啊!’」

Rice和Barrett在波特蘭共事這段日子裡,二人相處極為融洽。和許多老前輩一樣,Rice擔任現場解說員時總是活力四射;Barrett則是天生的陪襯,他開口說話時語氣鎮定自若,但是你能明顯感受到他骨子裡對拓荒者的熱愛。喜歡拓荒者的理由太多了:明明是一場膠著的比賽,勝利天平往往會在最後時刻向拓荒者傾斜;哪怕對面派出最強悍的防守人,他們也很難跟上Lillard的腳步;拓荒者這支球隊實力不俗、比賽時觀賞性十足;更重要的是,球隊的高層很少插手隊內的各項事務。

「人們總以為我們在解說時需要按照某人的指令、按照預定的方向說下去,」Barrett澄清道,「事實上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我在拓荒者解說的這17個年頭裡,從來沒有受到其他人的影響、誘導甚至是威脅,我不需要刻意地去評論某件事或是某個人。」

據Barrett透露,2016年6月的一個下午,他們倆曾和球隊負責市場營銷以及賽事解說的高層會面。這次會議的地點並沒有選在球隊辦公室,而是定在了在電視台那邊,顯得相當正式。「一般來說,解說員一直都像是非軍事區裡的平頭百姓,他們不可能和球隊發生什麼衝突。」Barrett介紹道。然而這次會議結束之際,Barrett和Rice等來了失業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電台解說員Antonio Harvey同樣慘遭解職)。

或許電視台此前已放出解僱二人的消息,但是根據內部人士透露,這次會議召開之前,球隊並沒有商討解僱二人的打算。按照官方說法,拓荒者之所以做出人員變動,是出於「向更富創造力的新方向前進」的考量。

隨後球隊決定聘請Kevin Calabro擔任現場解說員,Kevin以前在西雅圖超音速隊擔任了21年的現場解說員,如今他成了拓荒者解說席的新主人。

此事一出,球迷迅速在Reddit和change.org等網站署名請願,表達對這一變動的不滿。針對網友的自發行為,知名雜誌《The Ringer》也撰文力挺兩位解說員。俄勒岡本地人、長期為體育專欄供稿的John Canzano則撰文指出:「看起來西雅圖又要迎來一支NBA球隊了。」Calabro和已故的拓荒者老闆Paul Allen私交甚篤,後者是土生土長的西雅圖人,除了拓荒者,他還是西雅圖海鷹隊的老闆,並且是微軟公司的共同創始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外界總在猜測Allen會不會將拓荒者搬走,不過這種猜測一直都是無足輕重的狀態:早在1988年,Allen便完成了對拓荒者的收購;1995年,他和波特蘭市簽下了一份為期30年的場館租借合約。)

曾經的西雅圖超音速解說員Kevin Calabro如今又在拓荒者重新上崗,很多球迷認為Paul Allen布下了一個大局,這只是他把球隊帶回自己家鄉的第一步(圖為Calabro和前超音速球星Ray Allen的合影)。

也許是內部出現了小分歧、也許是有人厭倦了這對組合,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這對解說搭檔的離職——最起碼Rice自己是這麼覺得的。迄今為止,Rice已在波特蘭待了25年;同Dore和Chenier一樣,面對聯盟如今瞬息萬變的局勢,Rice也在擔心這種變化會對解說工作造成影響。

「如果有誰在(同拓荒者的)比賽中打出了精彩表現,你肯定得誇誇他們,因為這是你作為解說員的本職工作。但同時你要是對主隊頗有微詞,或者說——」講到這,Rice停頓了許久,「在現如今的NBA,那些球星才是最有實權的人。如果我們的批評讓他不開心了,那麼管理層也會變得不開心。要是換作過去,這都不是什麼大事。你可能會在比賽中批評幾句Clyde Drexler,然後Drexler再回敬你幾句不中聽的話,接著第二天中午你們倆就放下成見共進午餐了。現如今,如果球星把心裡的想法和銷售總監這類人說了,銷售總監轉過身就會告訴球隊主席,接著這句話又會傳到老闆耳朵裡,然後我們一下子就都知道了,哦好吧,我們解說的時候還得哄這傢伙開心。」

不管球隊因為什麼最終決定將二人辭退,這一事件再次證明了地方電視台解說員的職業生涯是多麼的不穩定。NBC體育集團內部人士表示,這對解說搭檔的離職令他「大感意外」,因為他倆不光解說天賦出眾,而且還在波特蘭當地收穫了無數擁躉。至於事件當事人,兩位解說也在訪談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球隊這麼做真的是出乎意料,」Rice說道。如今Rice已經退休,搬至佛羅里達。不過他還在密切關注這支隊伍。「拓荒者或許應該改變自己的擋拆防守策略,」他在近期發表的推文中如是說道,「相較於內線球員獲得空接機會,波士頓這幫後衛的持球突破造成的殺傷力要更大。」

至於Rice的搭檔Barrett,他還是默默地留守波特蘭。如今,Barrett積極投身「波特蘭鑽石計畫」,這一項目志在將職業棒球選手帶至波特蘭這座玫瑰之城。據Barrett本人透露,他在告別解說席後曾有機會繼續留在NBA工作,但他最終還是決定前往人生的下一站。

——

實際上,Dore的離職,是公牛管理層單方面提出的要求,這一切都發生在世紀初某場比賽的中場休息時間段內。那場比賽裡,Dore和他的解說搭檔Kerr大肆討論了對面球隊培養新人的習慣,說他們選了好苗子卻又放人走,而他們倆也沒有把這個話題放在心上。

根據Dore的講述,公牛隊的電視轉播負責人在比賽休息的間隙來到解說席,「負責人說,‘對面球隊的老闆現在正在一艘遊艇上看比賽,他給(公牛老闆)Jerry Reinsdorf多夫打了個電話,問Jerry能不能叫手下的人不要插手他的事情?’」

然而這不過是一場熱身賽。

「這故事我聽說過,」上文提到的金塊解說員Hastings說道,「我之前也聽說,有個總經理在中場休息時找解說員的麻煩,也有總經理是在比賽結束散場時找上門來。這種聳人聽聞的故事我聽過不少,幸好我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

金塊電視解說員Scott Hastings始終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如實介紹比賽和球員,但是他也很清楚什麼時候不能說得太過頭。

或許丹佛金塊不插手的態度是聯盟中的黃金典範,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當地的解說員就能信馬由韁。金塊的比賽都在高原體育娛樂台播放,該電視台的母公司是克倫克體育娛樂公司,母公司的創始人兼CEO Stan Kroenke也正是金塊老闆。「我們的老闆不光要給我們發薪資、開支票,也要給那些球員發薪資、開支票,」Hastings介紹道。

類似的情況在NBA絕非個例。舉例來說,紐約尼克的比賽都是在MSG電視台播放的,該電視台隸屬於麥迪遜廣場公司,後者創始人兼CEOJames Dolan也是尼克老闆。自2016年以來,紀念碑體育娛樂公司CEO、巫師隊老闆Ted Leonsis入股NBC體育台華盛頓分站,巫師隊的比賽都是通過該電視台向外轉播的。

近些年來,Chenier能夠感受到,高層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現如今的NBA,再也不是小打小鬧的路邊夫妻店了,各路資金紛紛注入這個聯盟,」Chenier如是說道,「球隊主席和總經理非常在乎隊內頭牌的故事,我真的快聽膩了。」

按照Chenier的說法,過去也曾出現過巫師高層干預解說員的情況,高層往往會讓解說員不要對某個球員過於刻薄——通常情況下這裡的球員特指隊內的新秀。

「球隊精心選中了某個高順位的首輪新秀,結果他在賽場上表現不好,如果你這個時候對這名球員太苛刻,那我敢打包票,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來找你解說了,」Chenier說。

面對這種情況,Chenier一般都會不客氣地回敬道:「慢著,我當年又不是沒打過球!我在場上見到的這些場面門清好嘛。」

當然,目前還有很多球隊並未入股當地體育電視台,不過球隊影響力依然存在於電視台的各個角落。快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波特蘭拓荒者也很能說明問題。「在轉播拓荒者的比賽中,球隊完全掌控一切,」Rice坦言,「我們的電視台反而在轉播內容上沒有任何話語權。」

——

在採訪中,所有人都提到了「路線」這個字眼。

「在我們這個行當,具體來說就是給比賽解說增色的過程中,你得採用折中的路線,」Chenier說道。

Phil Chenier無論是球員生涯還是解說生涯都和華盛頓籃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前不久華盛頓巫師為他舉辦了球衣退休儀式。然而就在2016年,當Kevin Durant有望進入自由球員市場時,Chenier對巫師隊的做法非常失望。為了招募Durant,巫師高層下令解說員在談到Durant時必須謹慎再謹慎。

Rice補充道:「如果你是NBA主場比賽的解說員,你得遵循折中路線,這樣你才能讓所有人都開心。」

但這個路線究竟有什麼具體要求,什麼樣的解說方式才能算得上是折中路線?2012年退休的前勇士球員、如今供職於NBC體育台灣區分站的Kelenna Azubuike有話要說。

「我自己常常跟球員換位思考——如果被批評的換做是我,那麼我會怎麼想?」Azubuike說道,「我在評論球員的時候從來都是對事不對人,也從來沒有越過這條紅線,我希望所有評論員都能遵循這一原則。你不能針對球員的人品進行抨擊。你該評說的只能是籃球。畢竟我們評論的是籃球這項運動。」

但和其他人一樣,Azubuike也覺得Bowen的那番言論並未越界。

Bowen自己也是這麼想的,他在事後接受Patrick的採訪時,決心為所有地方電視台的解說員發聲。

「我是這麼想的,」Bowen說道,「作為一名評論員,作為一名曾經的職業球員,作為一名之前和Kawhi有過密切交流的人,我需要把實話說出來,這樣我才能坦然面對他的母親。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你也應該理解,我這麼說並不是要把他貶的一文不值,我說那些話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家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你該怎麼做。」

最後Bowen不忘再加一句:「作為一名評論員,我的職責本來就是把我在賽場上的所見所想說出來,而我將永遠熱愛籃球這項運動。既然如此,你要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你讓球隊怎麼想?」


原文來源:b/r – LEO SEPKOWITZ

譯文來源:看似風光無限的解說員,實則岌岌可危 – 月半洛夫維奇 @虎撲翻譯團

譯者專欄:https://my.hupu.com/51975595865513

推薦閱讀

全明星選秀會!NBA宣布今年明星賽將採電視直播「組隊」,詹皇:我們拭目以待

低調的昔日「狼王」:Garnett將天賦帶到TNT電視臺後,讓大家看見真實的自己

關鍵字: Bruce Bowen快艇拓荒者暴龍精品閱讀

相關文章

開啟核按鈕!倫納德瘋狂飆分 2分鐘四連中轟14分
NBA

「可愛」狂得 39 分無效!難敵「籃網 LA 組合」,布魯克林軍團強勢連勝

2020-08-10
「甜瓜」打老東家繳出雙十!拓荒者打爆火箭禁區,季後賽有望
NBA

「甜瓜」打老東家繳出雙十!拓荒者打爆火箭禁區,季後賽有望

2020-08-05
快艇悍將未隨隊前往奧蘭多 原因是其祖母去世
NBA

快艇悍將未隨隊前往奧蘭多 原因是其祖母去世

2020-07-16
DONGTW 動網

Dongtw 動網 於 2014 年成立,為結合實體與線上流行資訊的新媒體,致力於運動文化領域用心推廣。未來展望從運動結合流行文化,編輯團隊更期涉足至設計、3c、娛樂等主題。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 2020 DONGT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樂酷數位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NBA
    • 編輯精選
    • 洛杉磯湖人
    • 波特蘭拓荒者
    • 洛杉磯快艇
    • 達拉斯獨行俠
    • 休士頓火箭
    • 多倫多暴龍
    • 波士頓賽爾提克
    • 密爾瓦基公鹿
    • 邁阿密熱火
    • 丹佛金塊
    • 猶他爵士
    • 印第安那溜馬
    • 奧蘭多魔術
    • 奧克拉荷馬雷霆
  • 運動
    • 棒球
    • 籃球
    • FIBA
    • 閱讀
      • 焦點分析
      • 考古系
      • 精品閱讀
      • 影跡
      • 人物傳
  • 球鞋
  • 遊戲
  • 科技
  • 娛樂
  • 音樂
  • 生活
    • 流行
    • 旅遊
    • 設計
    • 美食
  • 影音

© 2021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