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諾曼北高中,Trae Young習慣了吸引眾多人的目光,不過在2017年2月的這一天,數百名觀眾聚集在一起並不是要觀看他瘋狂的投籃或者送出的絕妙傳球。相反,他們看著他在擺弄著一個麥克風——他還沒有習慣新聞記者會的排場。他的母校,已經為這位骨瘦如柴的6尺2的明星布置好了會場,他戴著金項鍊,縮在他的拉鏈運動衫裡窺探著,準備著宣布至今為止他籃球生涯中最受矚目的決定。
當Young宣布他擇校承諾的那一刻終於到來時,整個會場沸騰了——那聲音大得讓一名諾曼北的老師馬上記起來跑到遙控設備前調低現場直播的音量。這場直播轉播到了各個教室、辦公室還有整個城市居民的家中。她和無數其他的社區居民一起觀看著Young揭曉他未來將要效力的球隊。這位備受期待的新秀從他坐的桌子底下拿出了一頂紅色的奧克拉荷馬大學的帽子,他放棄了堪薩斯和肯塔基這些傳統強校的邀請,選擇了在他的家鄉諾曼開啟大學籃球生涯。
屬於這座城市自己的籃球英雄——一名身材矮小的五星控衛,也是2017屆前25的新人——選擇了留下來為他的家鄉球隊捷足者效力。此前這類事也發生過,像Penny Hardaway這樣的球員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承諾留在他的家鄉為曼菲斯老虎隊(後來稱為曼菲斯州立)打球,也就是他現在執教的地方,但是「打一年就走」時代的出現讓靠近家鄉不再具有吸引力。聯盟在2006年取消高中生參加選秀的資格,要求他們在畢業至少一年後才能參選,這推動著許多球員加入最有天賦的球隊、參加最有名氣的分區比賽,從而能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曝光度和最豐富的經驗。Young的決定無視了大學籃球的這一現狀。
「這太瘋狂了,」Young向運動畫刊講道。 「我知道諾曼是我的城市——我在這裡長大,我從五歲開始就住在這裡——但那會兒我才真的明白這裡也應該是我的學校所在。」
這位奧克拉荷馬州人並不是唯一決定留在家附近的熱門新人。一年多以後,Romeo Langford在新奧爾巴尼高中的講台上坐著,這裡距印第安納州議會大廳不到兩小時車程。他的旁邊放著堪薩斯和北卡的通知書,不過他還是承諾加盟家鄉球隊山地人隊。同年在布倫特伍德學院的一個禮堂前面,屬於田納西州的籃球先生Darius Garland表示,他「喜歡留在家鄉並加盟范德堡大學的想法」。247體育新人排名第14位的Garland和第7位的Langford緊隨Young的腳步,放棄了為傳統強隊(Garland也有來自肯塔基州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邀請)效力的計劃,轉而為他們本地的學校打球。
2019屆新生把此事提升到了另一個層級。自從Derrick Favors在2009年選擇喬治亞理工學院以來,還是頭一次,頂級新人——這次是詹姆斯-Wiseman——承諾加盟家鄉學校,選擇離他的高中不到兩英裡、由Hardaway執教的曼菲斯大學。另外三名前10新人也選擇留在本州:喬治亞州的安東尼-Edwards(排名第2),Washington的Jaden McDaniels(排名第8)和亞利桑那州的Nico Mannion(排名第9),其他許多前30的新秀也留在當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決定改變了NCAA的格局,加強了競爭,也撬動了大學籃球勢力的平衡。
而且,記者會的形式也升級了——Wiseman在曼菲斯東區禮堂通過ESPN的體育中心向全國直播他的決定,CBS體育前往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直播Edwards的記者會,他宣布東遊至70英裡外的喬治亞州的雅典城為Tom Crean教練效力——顯而易見,與兩年前Young在本地直播中做出溫暖俄州人心的決定時相比,人們的反應大同小異。
「我們正極大地改變著大學籃球文化,」Edwards說道,這名有狀元潛質的新秀將要為鬥牛犬隊效力,他也是喬治亞大學繼2011年的肯塔維厄斯-考德威爾-波普之後的第一個五星高中生,「就像我們看到特雷和羅密歐以及別的傢伙之後那樣,在看到我們最終的決定之後,我們國家更多的頂級年輕人會更加期待著能夠回到他們的家鄉學校,這是很可能的。」
在那個二月的霧天,Young在諾曼北的記者會所形成的反響仍然回蕩至今。看著這名現在即將二年級的控衛在效力捷足者一年後於第五順位被選中,在老鷹隊開啟新秀生涯,堅定了——並且啟發了一些——其他有著同樣想法的新人做出留在家鄉的決定,其中包括了Edwards。
在過去的三年裡,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新人選擇效力陪伴他們人生成長的球隊,而不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崇拜的球隊。但並非總是如此。
「我父親一直想要我去名校,」Young說。 「他曾在德州理工打球。在他看來,那些在NBA打球的球員都是那些選擇名校的人。所以,我等了很長時間才做出承諾。我還在考慮這方面,因為我明白我要去打職業籃球。但是我想接受挑戰,打破常規並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
加盟一所在歷史上不太有名的學校所需的信心,大部分是環境使然。對於如今的家鄉英雄們來說,公開承諾為杜克或肯塔基隊效力不像之前那樣順理成章。相反,他們知道數千人仍會在YouTube或Instagram上觀看他們的精彩片段,即使他們的比賽並不會填滿電視的黃金時段。
「社群媒體已經能夠極大地幫助大眾了解這些孩子是誰、能做什麼以及他們的比賽是什麼樣子的,」來自田納西州的Hardaway指出,作為曼菲斯大學的總教練,他得到了James Wiseman來領導他2019屆的球隊,「NBA球探啊,發展教練啊,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看這些孩子的比賽。如今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必要去加入一個能吸引全國人民關注的學校。」
同樣的,社群媒體也會在高中時期就把大學球員們納入專業的考察範圍,從而引起人們注意,像「Ballislife」和「ModernHoops」之類的賬號能在互聯網傳播出數以百計的球員集錦。
「很多球員從高中開始就會爆紅,」Young說。 「看看Zion Willamson或者Wiseman吧。大多數頂級新人最終將在高順位被選中,他們同樣都是在聚光燈下的人。他們需要做更多的只是保持炒作和比賽水平。現在,你甚至可以在你上大學之前走紅,並在一所籃球不算強勢的學校成為明星,這實際上可以讓你受益。現在在名校打球的人有時會在調整中迷失自我。」
在他做出承諾的幾個月前,Young見證了奧克拉荷馬從上賽季的最終四強退步到了賽季僅獲11勝的境地,這是一個幫助捷足者東山再起、同時提升自我的機會。他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大十二聯盟中獲得出場時間的保障,同時在他的城市形成屬於他的東西。這算是大魚小池塘效應[注]的反映。 而那些名校可能代表了這個問題的另一面:在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涯中,許多優秀的新人很可能會把本該美好的前景變成小魚進大池塘的境地。
[注] 大魚小池塘效應是指拔尖學生在平均成績較高的學校或班級裡,信心、自我評價較低,而在平均成績較低的學校或班級則信心、自我評價較高的現象。
肯塔基2017年簽約的兩名五星新人也在類似的情況下掙扎:控球後衛Quade Green和中鋒Nick Richards分別是排名第26和第18位的新人。由於Shai Gilgeous-Alexander在場上的優異表現,再加上Hamidou Diallo,這個John Calipari最想招募球員名單排第二的球員,所以Green沒能先發。因為身邊明星球員的存在,他的影響力很小,在Gilgeous-Alexander在去年第11順位被選中後,Green在大二賽季選擇留校。但是他的上場時間在第二個賽季又減少了,因為新一輪有才華的年輕人開始為野貓隊效力,促使他最終在僅僅9場比賽後在賽季中期轉學到華盛頓。
Richards不得不在前場與Kevin Knox,Wenye Gabriel和PJ Washington爭奪上場時間,他大一賽季場均只有14.7分鐘。他也在第二個賽季留校了,但是五星球員的EJ Montgomery的加入和轉學而來的Reid Travis讓他的場均時間下降到12.1分鐘。Richards在大二結束之後進入了NBA選秀池,然後還是在今年春天決定回到肯塔基備戰第三個賽季。
在明星眾多的大學球隊打球經常意味著成為第四,第五或甚至第六選擇。像肯塔基2017年招收的八名新生(其中六人是五星級),這其中必然會有人打替補。雖然Young可能已經鋪平了道路,鼓舞了現在的新人們去考慮不加入那些人員過於擁擠的學校,但是他不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他之前的頂級新人們曾經選擇過不加入名校。然而,當今新人們選擇留鄉時的舒適感並不總是存在,而且在如今打一年就走的現象成為主流後,留鄉的人就格外得少了。
「選擇曼菲斯在那時肯定不是一個主流的選擇,」Hardaway說, 「我是全國頂尖的球員,我選擇了留在一個沒有贏得全國錦標賽冠軍或打入四強的球隊。我想要挑起大梁,成為可以讓我們更進一步的那個人。」
已經被老虎隊退休球衣的Hardaway在家鄉的兩個賽季場均得到20分,他去年回歸曼菲斯並重建了籃球項目。八個月後,他帶來了Wiseman幫助他打造2019屆的頂級球隊。Hardaway曾在曼菲斯東區高中執教Wiseman,他充分利用了與這位2019屆最佳新人的關係,還有當初留鄉的經驗來招募這位7尺高的明星球員。
「我和Wiseman的觀點一致:他留在家鄉並非主流選擇,但他知道他能做到並且仍能取得成功,」Hardaway承認道, 「他想成為家鄉的大人物。」
曼菲斯是一個在歷史上有很多留鄉的本地頂級球員的特別球隊:上世紀70年代的Larry Finch;80年代的Keith Lee和Andre Turner;90年代有這些人中最著名的Hardaway,還有Lorenzen Wright。因此,儘管今天的年輕人所做的決定可能並不尋常,但這並不是史無前例的。他們正在走著名人堂成員Hardaway曾經走過的路,隨著大學籃球「打一年就走」時代的到來,這一趨勢一度急劇下降。 2019屆的前三名中沒有一個會為老牌強校效力:今年的前兩名(Wiseman和Carsen Edwards)將為他們的家鄉球隊效力,而第三位,Isaiah Stewart雖然不是Washington本地人,卻被與McDaniels 並肩作戰的想法所吸引,McDaniels 來自one-Federal Way(華盛頓州)高中——他知道他也傾向於為哈士奇隊效力。
Edwards解釋說,(這麼選擇的)訴求是想要投身於願意為自己投入的地方,是想要有利於在家鄉建立一些自己的東西,還有與家人和粉絲們保持親密聯繫,但這也是為了保證選秀行情——他和Young、Hardaway都明白這一點。今年的樂透秀大部分還是在大學裡僅打一年但是仍然被長期大肆炒作的球員。他不再需要爭奪全國冠軍、在瘋狂三月不斷晉級或者確保Bill Self[注] 的認可。
[注] Bill Self,堪薩斯大學總教練。
對於這些家鄉英雄而言,如今可以通過成為大魚來最終取得相同的效果。當他們踏上大學賽場時,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率,從而得以將他們一路保送到巴克萊中心。
「這些孩子如今傳遞出的信號告訴我們,你不再需要通過加盟籃球名校進入NBA,」Hardaway說,「通過進入美國籃球隊,分成不同的陣營比賽已經讓他們的排名非常公開了,他們已經為自己定下了基調。他們並不覺得大學一定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定位。」
比如,Edwards並不想要喬治亞大學去塑造他。相反,他想成為鬥牛犬隊建隊基石的一部分。
Edwards說:「名校經常擁有打一年就走的球員,但我不想這樣,我只是想和我認為能進入聯盟的球員打球。」 「我想帶領這支隊伍,讓他們東山再起。我知道Georgia沒有什麼地位或其他什麼的,但我們將在那裡打造一些東西。可以說,當你有社群媒體和體育中心以及精彩時刻和話題時,地位什麼的也不重要了。」
在「打一年就走」的時代,建立一個精英球隊然後保持水準並不容易。這就是本地新人所要實現的。通過與學校的天然聯繫,教練可以從頂尖新人那裡獲得加盟承諾,否則他們可能不會考慮為這個學校效力,從而立竿見影地提升他們球隊的實力。
向一個可能被視為樂透秀的球員灌輸東西的想法幾乎是與現實相悖的。幫助建立一個球隊是這件事中所有參與者共同的目的,但沒有人期待或預感會他們在各自的學校效力超過一個賽季。但是只要他們儘可能地為家鄉球隊做出貢獻,即使只是幾個月,也是很有價值的。(與家鄉的)關聯成為教練招募本地新人的核心手段,個人和球隊一同進步與崛起的前景也是很誘人的。
通過成功得到自己城市土生土長的人才的加盟承諾,教練們開始展開球隊建設。甚至通過得到了像Wiseman這樣的新人效力一個賽季的承諾,Hardaway也得以吸引其他新人,比如Boogie Ellis——最初一心加盟杜克的排名37位的新人——加盟曼菲斯。在之後的招生中這些天賦球員也會是Hardaway的賣點。 即使進入職業聯賽,Wiseman也將能夠在未來幫助他吸引明星球員為老虎隊效力。
除了對這些新人們擇校決定的影響,在這之上的,是對整個NCAA格局的影響。本地的孩子們為本地球隊效力,使得其他球隊中的天賦更加多樣化,這之後將會改變一度由久經考驗的真正名校所把持的權利平衡。
「這擴大了每個聯盟的球員範圍和人才數量,」Young說,「Wiseman本可以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然而他選擇了為曼菲斯效力。這給大學籃壇造成了巨大影響。他們將成為改天換地的一群人。」
Hardaway輕鬆地將杜克從第一招生的位置趕下去,這在2015年以來還是頭一次,這是他在Wiseman承諾後所做到的。曼菲斯成為了老K教練在招生戰場和球場上新的競爭對手。
「當天賦分散於更多的學校時,大學籃球會更具競爭性,更有樂趣。」 Langford說道。
文章來源:虎撲社區 / 原始連結:https://bbs.hupu.com/2871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