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NBA賽程改革的事情,我非常關心,因爲我本人就是研究體育賽程的。今天來說說這個事情,爭取你看了本文,對這個問題有全面瞭解。現在的例行賽賽程是怎麼產生的?
北美的四大職業聯賽中,NBA和NHL的例行賽都是82場比賽。從1967年開始,NBA就開始打82場比賽。那個時候,NBA只有12支隊,分成東區和西區,芝加哥公牛還在西區,活塞剛從西區換到東區。每個球隊打同分區的球隊8次,打不同分區的球隊7次,整個賽季82場。後來NBA和ABA合併,加上擴軍,球隊總數到了30支,例行賽的場次一直維持在82場比賽不變。
NBA編制賽程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從最初的手工,到後來使用畢馬威等公司的專業服務。最核心的問題,是滿足多方需求,尤其是電視轉播、場館、旅行等條件。
我們說一下,每個隊的82場比賽是怎麼來的。NBA的30支球隊,分成東區和西區各15支球隊,每個部再分成三個區,譬如西區分成太平洋賽區、西南賽區、西北賽區,每個賽區5支球隊。每個隊和同賽區的球隊,打主客雙循環,譬如湖人和快艇同在太平洋賽區,那麼湖人有2個主場對快艇,兩個客場對快艇。對來自另一部的球隊,則打主客單循環。
譬如湖人在西區,公鹿在東區,那麼湖人每個賽季去公鹿打一次客場,在主場打一次公鹿。對於同爲西區但是不同分區的球隊,有6支打主客雙循環,和同分區的球隊一樣,有4支打3場比賽,要麼2個主場,要麼2個客場,這4個球隊是輪換產生。譬如湖人本賽季打波特蘭拓荒3次,2個客場,一個主場,下一次輪到湖人和拓荒賽季打三次,那最早是後年,到時候就是湖人2個主場,1個客場。
NBA爲什麼改賽程?
美國人常說,“if it ain’t broken, dont fix it (如果東西沒壞,就不要修)。” NBA 82場的賽程用了超過50年,爲什麼現在要改呢?
原因就是,蕭華看到了聯盟面臨的挑戰。
現在NBA面臨的最大問題,主要有幾個:1. 主要轉播商收視率在下降 ;2. 擺爛球隊的存在;3. 賽程密集,導致球星傷病,從而球星輪休。
爲什麼第一個是主要問題?因爲NBA的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電視轉播。如果算上所有渠道關注NBA的人, 可能總人數比以前都多,但是看集錦的人群不能轉化成收益,照此發展勢必影響下一輪電視轉播談判,NBA必須未雨綢繆。至於第二和第三,我去年在一篇文章提過,因爲這嚴重影響了NBA的產品質量。NBA現在面臨的競爭,並不是其他體育聯盟,而是其他的娛樂項目。如果我所期待的一場比賽,球星都輪休,那我就會換到其他頻道看娛樂,這麼幾次下來,我可能就不會再期待例行賽。而在1968年,哪怕是1998年,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你不看你沒別的選擇。
減少擺爛球隊的次數,提高例行賽觀賞性,減少背靠背等比賽場次,讓球星可以上場,要達到這些效果,只有改賽程。
其實在三年前,蕭華就提過要增加賽季中期的錦標賽,爲什麼要到2021年實施呢?因爲那個賽季是NBA的75週年,如果大家都能接受,那麼就繼續下去,如果各方反對聲音強烈,也可以說是爲75週年獻禮的特別活動,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NBA提議怎麼改賽程?
提議主要有四個部分:縮短賽程到78場,增加賽季中期的錦標賽,增加第7名到第10名的季後賽淘汰賽,分部決賽重新劃分名次。
現在NBA的賽季是176天,每個球隊基本是每2天一場比賽。因爲球館、電視轉播、特殊節日、旅行等條件限制,無法完全杜絕背靠背,而球星一般都會選擇在背靠背的比賽中休息。如果要減少所有的背靠背,大約需要多出一週的時間,也就是減少3-4場比賽,這也就是78場或者79場例行賽的原因。
賽季中的錦標賽,並不是單獨打一個錦標賽,而是把同分區球隊的四場比賽,集中完成。以西區的太平洋賽區爲例,2021年感恩節之後,湖人、快艇、國王、太陽和勇士,每個隊只和同分區的其他球隊交手,在12月10日左右比賽打完,6個分區的冠軍和兩個成績最好的第二名,進入前8名,其餘的球隊開始輪休。4個成績最好的球隊有主場優勢,8支球隊單場淘汰,決出四強之後,換到無NBA球隊的城市進行準決賽和決賽,大約在12月16日決出冠軍。之所以選在11月,一方面是要讓賽季進行一段時間,不能上來就錦標賽,另外是如果太靠近季後賽,很多要奪冠的球隊,肯定不會花力氣打後面的淘汰賽,失去了意義。
季後賽淘汰賽,是讓例行賽排名第7 和第8的球隊,打一場比賽爭奪第7名,第9和第10打一場比賽,贏者有機會和第七名爭奪戰輸球的一隊,再打一場比賽決定第8名。也就是說,例行賽第7名有可能進不了季後賽,而第10名有可能進入季後賽。這是減少擺爛球隊數量的有效辦法。理論上來說,第11和第12都可以爲了第10名努力,畢竟有一線希望進入季後賽,大大縮減了擺爛隊伍。
分部決賽,也就是東區決賽和西區決賽的4支球隊,重新按照例行賽的名次進行劃分,產生NBA自己的“最終四強”。假如這個賽季西區是湖人和快艇進入西區決賽,東區是公鹿和76人進入決賽,如果快艇在例行賽戰績比76人好但是不如湖人和公鹿,那麼快艇就要和76人打,公鹿和湖人打,這樣就不會發生快艇和湖人雖然是NBA最好的兩支球隊,但是有一支不能進入總冠軍賽的情況。
NBA修改賽程的提議會遭到哪些阻力?
任何改革,都會有阻力,NBA修改賽程的提案,也不例外。
縮短賽季,每個球隊只是減少了4場比賽,聽上去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具體到每一支球隊來說,就是主場的比賽從41場減少到了39場。爲什麼NBA不願意減少熱身賽的數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經濟。對球隊來說,很多支出的大頭都是固定的,譬如場館的費用,球員的薪資,球隊工作人員的工作,這些不會隨着比賽場次的減少而減少。ESPN和TNT等全美轉播,以及比賽門票等,算作籃球相關收入,基本可以理解爲每個球隊平分,球隊自己可以留下來的費用,就是每場比賽豪華包間等收入,減少比賽場次,就意味着支出沒有少,但是收入減少,球隊老闆自然有意見。而且具體到每個球隊,他們要和地方電視臺談合約,減少了比賽場次,他們的電視轉播也要縮水,這就是爲什麼庫班明確表示,賽季最多隻能縮減到78場。
至於賽季中的錦標賽,前面的循環賽,大家本來都要打,沒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後面的8強淘汰賽,很多球隊未必感興趣。錦標賽冠軍,不能獎勵抽籤,如果給獎金,對於湖人的詹姆斯等人,100萬美元也吸引力。
NBA的這個提案,是根據足球來的。大家知道,幾乎每個國家的足球聯賽,除了聯賽還有盃賽。很大一部分原因, 是足球聯賽沒有淘汰賽。而NBA本身就有季後賽,不能參加季後賽的球隊是少數。即便是足球,球隊對聯賽和杯賽的重視程度,也有區別。
至於增加第7名到第10名的淘汰賽,目前還沒有聽到太多評論,可能處在這個位置的球隊,不好意思出來評論,就像很多同學不好意思反對老師關於考試及格的規定。
分區決賽重新排名,唯一的可能是東區球隊老闆會有意見。除此之外,這會增加球隊和媒體的旅行。NBA在前幾年嘗試過的2-3-2總冠軍賽,就是想減少球隊和媒體的出行。
下面會發生什麼?
我這段時間跟一些球員聊過賽程改革的問題,大部分球員根本不關心,或者不瞭解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NBA已經把方案和球員工會進行了初步接觸,下面就是要在2020年4月份的聯盟管理者委員會上討論。聯盟管理者委員會,基本是由球隊老闆組成,他們會對每一項提案進行表決,通過之後,就開始和球員工會進行正式談判,在2021年付諸行動。
目前球員大約分走整個聯盟一半的收入,如果這些提議影響到聯盟的收入,球員工會也會反對。
原始連結:https://new.qq.com/rain/a/20191224A02RTC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