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7月,這賽季的NBA最高效、最有趣並且最與眾不同的三人組已經成型。雷霆隊總教練比利-多諾萬很快就意識到,球隊陣容裡最好的五名球員中的三位都是控球後衛:克里斯-保羅、謝伊-吉爾傑斯-亞歷山大和丹尼斯-施羅德。
多諾萬最初認爲這樣的位置重疊讓他進退兩難。他幻想著他們彼此的相容性以及他們各自不同的進攻方式。但這一切看起來不切實際,除非他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變得更無私,而在保羅-喬治提出了交易申請之後,如今的聯盟已經充斥著一種人人爲己的氛圍。
「我在夏天花了很多心思在想讓這三人一起更好地融入比賽,」多諾萬告訴SB Nation(新聞社)「老實說我還沒想好怎麼運用這樣的組合,因爲作爲一個教練,你必須在一個合理的陣容裡,同時發揮他們各自長處。」
雖然在今天的NBA聯盟裡位置這個概念已經越來越模糊了,但要說服這些總是希望在比賽的最後時刻拿球組織進攻的球員,這並不容易。在訓練營之前,這三人和多諾萬一起討論過彼此犧牲能得到的好處,當他們都在場上時的球和跑位,以及各種方式來幫助他們能打得更輕鬆,特別是在比賽的關鍵時刻。
「我們必須達成一致,」施羅德說道。「我們需要彼此的溝通。」在訓練營裡,多諾萬回憶起那時的化學反應。保羅、施羅德和亞歷山大他們都想要彼此參與進來。他們總能知道誰現在手感更好和誰在對位中打得更加出色。「我看到了他們之間難以置信的無私,我需要確保他們每個人都知道:‘不需要一個人一直拿著球。我們可以一起分享球。’」多諾萬說道。
而有些球隊從來沒發現自己最好的那一面。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進攻體系、輪換和防守策略,只因爲那無數種導致消極結果的原因之一。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雷霆還沒拿到三控衛陣容的正確使用說明書。而反過來,坐擁21勝16負,領先西區第八5場勝差,並且只落後西區第二4場勝差,他們可能會成爲如今聯盟中獨樹一幟的三巨頭異軍突起。本賽季有536個三人組合一起上場超過200分鐘。保羅、施羅德和亞歷山大在淨得分這一項上遙遙領先,每百回合裡比對手多出26.7分,他們的進攻和防守都排聯盟第一。
他們腳踏實地不斷學習,意識到可以在每個回合利用他們的速度和節奏造成錯位,來幫助雷霆變得更加全面。
三後衛陣容之外無論還有誰在場上,這個陣容都取得了成功,但當他們搭檔達尼羅-加里納利和史蒂文-亞當斯時,聯盟中可能沒有一支球隊能讓他們慢下來。想想看:能有多少支球隊陣容裡能同時有三位球員能對上保羅、亞歷山大和施羅德的位置?還得不能打亂球隊的進攻,這樣的球隊就少之又少。
「大多數球隊都會有一到兩個出色的防守者,」亞歷山大說道。「很難找到有一支球隊同時有三個出色的防守者。就是說他們很難同時防守我們的三個控衛。而我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環境,從長遠來看,這會讓我變得更好。」
亞歷山大、施羅德和保羅處在各自職業生涯不同的階段,而他們每個人都打出了出色的表現並沒有限制到各自的發揮。他們可以打出高效的擋拆,以他們自己的速度與方式得分。施羅德的節奏捉摸不透,保羅是控場大師,亞歷山大則介於這兩者之間,他的不可預測性恰好融入了前兩者。
陣地戰中防守端對付他們已經夠難了,更別提在轉換進攻中組織好防守。看看帕特里克-帕特森和蘭德里-沙梅特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沒做好換防而導致的後果:
或者就像夏洛特黃蜂可能已經認爲他們的退防已經完美無瑕…..直到亞歷山大注意到保羅面對的是邁爾斯-布里奇斯:
24秒對於試圖阻止三位足智多謀而富有創造力的持球手的防守來說相當漫長。隨著賽程不斷的深入,他們的化學反應也越來越好。
當他們三人同時在場時,雷霆的有效命中率高達58.7%,超過第一名的密爾瓦基公鹿隊接近三個百分點。但讓他們變得如此特別的是,他們的中距離投籃頻率比籃下和三分出手都要多。這大都得歸功於保羅的最強大腦,憑藉超高的球商以及出色的急停跳投運用擋拆。34歲的他仍是球隊的心臟,他仍然能輕鬆突入禁區面對防守得分,這賽季他在第四節的急停兩分跳投命中率已經高達66.2%。(這個賽季也沒有人在第四節出手這麼多兩分球。)他也在關鍵時刻得到了103分,比其他任何球員都高出20分。
「我們隊裡特別是施羅德都會這麼說,」保羅說道。「當我們到達肘區附近出手的投籃,那些在我們眼裡那就是上籃。」保羅過去兩個賽季擋拆打得不多,也沒有像之前那樣擔當組織進攻的責任,但當保羅再次打出控衛之神的名號,他還是那個退休後第一輪就入選名人堂的球員。現在他的擋拆持球率是49.3%,而在前兩個賽季只有36.4%。
越來越多的球隊開始遠距離兩分顯得不重視,這樣時機已經是再好不過了。這樣的遠距離兩分就像贏得勝利的敲門磚,保羅也能非常愉快地收下這些得分。
當防守已經注意到開始包夾保羅的時候,場上其他人就開始發光發亮。
保羅一直很高效,他同時扮演者得分手和組織者的身份。但雷霆這支隊的出色之處在於,無論在何時場上變成小陣容,球員之間扮演的角色可以互換。而亞歷山大和施羅德的每回合擋拆佔有率可比哈登、吉米-巴特勒和勒布朗-詹姆斯低多了;施羅德的中距離命中率高達52%,並且亞歷山大一直領銜球隊得分榜。不管手上有沒有球,球隊裡每個人都能切入禁區、他們都能利用合適的角度和時機來融入比賽。「球隊裡已經擁有可以在關鍵時刻做出決策的出色的控球後衛,所以這很特別,」施羅德。「而我覺得這樣很不錯。這讓我們變得很難防守。」
進攻一直不是問題。並且不像大多三後衛陣容一樣,往往會讓防守端變得很吃力,防守也不是他們的問題。史蒂文-亞當斯會幫助後衛線上的防守人來收籃板球,他們的三後衛陣容在這樣的工作上做的相當不錯。當被問起爲什麼這個賽季三後衛陣容取得這麼多的成功,保羅想說的就是這個陣容的防守。「我們陣中球員多才多藝,有著各種不同類型的防守者。亞歷山大大概用了25場比賽學會了如何去防守背身進攻,」保羅笑道。「但我和施羅德現在又變得有點掙扎。施羅德就是個討厭鬼,他能進步太大了。」
他們每百回合只讓對手得到97.3分。這和第一名密爾瓦基公鹿的差距就等於公鹿與第十四名布魯克林籃網的差距。但他們的誤差會比其他球隊小很多。亞當斯很結實,但在某些對位他會看起來很渺小。看看這場與丹佛金塊的比賽,亞歷山大沒有放棄自己弱側底角的對位球員參與協防,造成亞當斯需要進入內線保護禁區,而接著要馬上跑出來干擾尼古拉-約基奇的三分球。
再看這次進攻和剛剛那次十分相像。但這次保羅告訴他21歲的隊友需要去到的位置。
雷霆能取得現在的成功一部分是因爲對手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8.5%,而當球隊打小陣容時,對手擁有更強壯的側翼球員將成爲未來的一個問題。多虧了球隊出色的處理球能力以及頻繁的走上罰球線,他們才能在半場組織好防守並回到防守位置。整體來說,多諾萬更關心的是場上必須要有兩個控球後衛而不是他們的身高劣勢。因爲當他們三人中只有一人在場時,那簡直是球隊的災難。
感恩節之後,保羅、施羅德和亞歷山大一同上場場均7.7分鐘,在那之前只有4.9分鐘。(雷霆在那之前只有7勝11負,之後打出西區最好戰績15勝5負。)他們大都以三後衛陣容結束上半場以及第四節末端。順便說一下,他們關鍵時刻的正負值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而他們也在想辦法在第三節就能打出這個三後衛陣容。
「保羅通常第一節打大概6分鐘,然後施羅德替換上場和亞歷山大一起在場上,你就能看到他們打完第一節,在之後的第二節他們一起下場,」多諾萬說道。「但你也需要看到他們每一個人在場上待了多久、參與了幾次進攻、休息的如何並且你需要至少讓他們其中之二一直在場上。」
這是一支特別的球隊做出自然的平衡。一個多月前,我還在我的筆記本上對這樣的三後衛陣容深表懷疑,想著他們要麼就是出現悲劇性的不兼容,或者是往另一面邁出成功的第一步。儘管他們現在的表現還不錯,但這支球隊陣容的潛在波動證明了一些人對此的懷疑也是合理的。全盤考慮之後,他們還存在一些爭議。這樣的陣容在季後賽行得通嗎(雷霆已經幾乎保底季後賽)?這樣的陣容是否值得讓薩姆-普雷斯蒂在交易截止日前做一筆換取即戰力的交易呢?
在他們嚐到失敗的滋味之前,異軍突起的雷霆和他們的三後衛在聯盟裡仍是其他球隊難以解決的難題。這可能也是聯盟裡最幸福的事了。
文章來源: 虎撲社區